-
李建永:寒露百草枯——二十四节气之寒露寒露百草枯,霜降起菜蔬。俗话常说:“寒露,寒露,遍地冷露。”水在变冷,地在变硬,百草在日渐变得枯黄。俗话说,“寒露三朝,过水问桥”“一入寒露水如刀”,再不能光脚光腿涉水了。就连水中的鱼也要寻找暖和的地方,“寒露霜降水退沙,鱼落深潭客思家”。2025-10-08 来源:《谚云》
-
李建永:漫说“中秋节”诗云:“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谚云:“天上月圆,人间月半。”农历每年的七月、八月、九月为秋三月,而八月十五日正好居于秋天的正当中,故称中秋,亦云“平分秋色”。宋代诗人李朴《中秋》诗云:“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2025-10-06 来源:《谚云》
-
王秋和|一位北大荒知青写给饭甑山知青的话著名作家柳青在其《创业史》中有一句名言:“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赵健先生和他一起上山下乡的伙伴们最近编辑一本书,内容就是记录他们在人生“年轻的时候”的青涩时光。2025-10-04 来源:《中国民商》
-
黄大仙又出来巡山啦!在北京西二环附近,有一座规模不算太大的小区,里面有喧嚣都市里少见的“自然秘境”。每至傍晚,暮色尚未织密,总能撞见些细碎的惊喜。2025-10-04 来源:《秋和随笔》
-
乔维|回不去的风景和希望我这人除了平常画画就是闲来无事写点艺评,有人说读我文字感觉比较犀利,试想,艺术批评的重点应该就是批评吧。实际上,别看我虚张声势,至于表现的美学知识和理论储备,是属于浅见寡识而平庸的。只是在一个遍地都是谎言的圈子里,说了几句真话而已。2025-10-02 来源:艺文品读
-
《乔维谈艺术》书画收藏之我见:简评黄永玉/韩美林作品与收藏黄永玉先生与韩美林先生都属于当代艺术领域的代表人物,他们作品一直备受收藏界的青睐。2025-09-25 来源:《艺文品读》
-
《乔维谈艺术》艺术批评的黑洞艺术批评本质是构建审美的最佳途径,是修复艺术创作上存在的瑕疵与缺陷,是审视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梳理。2025-09-18 来源:《艺文品读》
-
李建永:购书小记教师节前一天,收到一个沉甸甸的快递包裹。打开一看,是女儿寄来一套《古文鉴赏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上、中、下三卷,彩图珍藏本,左翻右看,爱不释手。2025-09-15 来源:《谚云》
-
王晋军:推崇和点赞“新南方写作”“新南方写作”最显著特点在于其强烈的地域性。作品往往以某个具体南方城市或乡村为背景,通过细腻描写、生动刻画,展现该地域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和历史传承。2025-09-15 来源:中国文信网
-
红孩新作|向青春致敬一一 写在《新青年》创刊110周年2025年8月26日,北京初秋,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一个叫做红孩的作者,在北京东三环的家中,给《新青年》编辑部写信,料陈独秀先生也会看到。2025-09-09 来源:《红孩散文说》















京公安备11010102004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