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编会客厅 | 康守永:中日书法的交流、研究与实践 ——从朱天曙教授访问日本京中日书法的交流由来已久,是一个老话题。在现代,受西方美术的影响,日本书法的现代性特色非常明显,反过来又影响了一些中国书家的风格探索。2024-07-22 来源:中国书画杂志
-
《乔维谈艺术》敬畏经典 传承书法精神——读罗殿龙书法临古集罗殿龙的书法临古集是一种很好的示范,他不仅起到传承历史文化作用,也注入了当代书法审美角度的看点。从而形成了一种承古见新的面目,同时进入到一种精神与情感上的表达。2024-07-08 来源:中国文信网
-
《乔维谈艺术》丹青难写是精神——读赵建成的人物画评估一位画家,最关键是去观察他的作品,首先要看他作品的艺术是否抵达到某种高度。2024-05-25 来源:中国文信网
-
《乔维谈艺术》苍穹之美,冯远的人物画冯远的人物画无论在线性或是水墨人物的造型上,都赋予了鲜明的个性符号和深厚的学理性,去引导观者进入一种审美思考。2024-04-29 来源:中国文信网
-
《乔维谈艺术》写意中的苍茫之美——读邢少臣的大写意花鸟邢少臣是一位知名画家,他擅长于大写意花鸟绘画,他的创作多以大自然为素材,通过大胆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对比,将花鸟的生动形态和苍茫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2024-04-01 来源:中国文信网
-
《乔维谈艺术》观赵丹宇饰演的《黄道婆》戏曲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她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构建了独特的美学效果。2024-04-01 来源:中国文信网
-
杨府评论:《天道—体悟老子》:当代视角下的哲学思考在刘志豪先生的诠释下,《道德经》不再是一部古老的哲学著作,而是与我们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智慧之源。2024-03-19 来源:中国文信网
-
康守永:数字阅读时代看纸媒书法传播对于书法传播来说,书法的美术性本质决定了纸质具有的天然优势。书法的物化意味只有在纸质媒介上才能让人感受,书法是宣纸上的玄妙叠加,书法是视觉上的欣赏玩味,书法是固化了的动作映射,书法是心灵里的自在歌唱2024-03-19 来源:中国书画杂志
-
程建国习书笔记:“少师之险绝,如尼山用狂狷”杨凝式《大仙帖》,为董其昌所重,并时以临习而自得,曾言:“杨少师《步虚词帖》,即米老家藏《大仙帖》也。2024-03-07 来源:中国文信网
-
戏曲意境在数字技术视域下的“破”与“立”中国的传统美学核心即以有限的表意之象,达无限的内心之境。戏曲更是以其虚拟性衍生出的表意之味,于舞台的有限一隅,寻大方无隅之宽广无边。2024-02-28 来源:中国文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