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守永:书缘诗境三题编者按:10月10日,《中国艺术报》发表了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康守永院长的《书缘诗镜三题》,特此转发以飨读者。2022-11-05 来源:中国书画
-
苍穹之下看海南风情——品读著名画家阮江华写意山水阮江华,海南昌江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海南省文联副主席,海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海南省政协委员、海南省政协书画院执行副院长,海师大美术学院等校外硕导。先后被评为第二届海南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022-10-11 来源:中国文信网
-
李迎兵长篇小说《沐月记》新书访谈李迎兵,作家,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长期担任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普及部辅导教师。新近五十八万字长篇小说《沐月记》入选“中国专业作家典藏文库”,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上市。2022-09-27 来源:中国文信网
-
程建国习书笔记:古人论“草”(三)纵观草书由古至今的发展过程,可以说始终是一个不断创草破正、由正入奇、由奇入“怪”的过程。这个“怪”,可能是一种新奇,只是与传统审美观念不相一致,就如同王铎等人那样,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一旦被人们接受,就会成为新的“正”而受到尊重。2022-09-25 来源:中国文信网
-
程建国习书笔记:古人论“草”(二)古代书法理论,始于论“势”,盖因书为形学,有形必有势。东汉崔瑗的《草书势》,开风气之先,后有蔡邕的《九势》、卫恒的《四体书势》、索靖的《草书势》等等。论书的方法都是“外状其形,内求其势”。2022-09-18 来源:中国文信网
-
程建国习书笔记:古人论“草”(一)章草形成于西汉,今草始行于东汉,然而在草书流行的东汉,时人对草书却有两种决然不同的态度。2022-09-13 来源:中国文信网
-
《乔维谈艺术》走进乔宜男的幻梦空间乔宜男写意花鸟画并不是一味追求空灵,回望石涛在《画语录》中主张“画者从于心”“无法之法乃为至法”。乔宜男的写意花鸟看似浑融却又简洁,繁茂而不腻烦,质朴却不空洞,梦幻而又雅致脱俗,他的创新笔墨蕴含了古雅与纯朴。2022-09-07 来源:中国文信网
-
久久不见久久见——品读海南油画家徐麟油画作品徐麟,一位很有悟性和才情的油画家,一位带着唐风秦韵走进海南的陕西汉子。多年来,他一直孜孜不倦地探索海南风土人情的艺术表现形式,以海南黎村苗寨民族的生活为创作题材,用独特的艺术视角、寂静的心态来进行艺术创作。2022-08-31 来源:中国文信网
-
“戏曲进乡村”的新思考首先,我们需要重新明确的是,戏曲是乡村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之一,在广大乡村地区仍然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有人认为在电视媒体与移动媒体时代,人们对戏曲的关注度变低了,戏曲不再吸引人了,很多的乡村调研都证明了这是一种极其偏颇的看法。2022-08-18 来源:中国发布网
-
《乔维谈艺术》徐里书法践行的传承意义徐里书法实践性的传递一种传承意义,以每日一书展示给观者传统文化的符号,他凭借自身的艺术修养得到业界认可。徐里书法以典故词解的形式,传达了中国文化的深邃与渊博。2022-08-14 来源:中国文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