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庸常而使跃然 点琐碎以成快哉——读杨府散文集《村人村事》有感
2019年10月10日   17:50 | 来源:消费日报网
  有吾乡作家杨府君者,旅于京华,善为文。余尝观其等身之著,或涵今或茹古,经纬自如,令人观止。今又获其散文集《村人村事》,一气嗜读,再多神会,遂有斯言。


 
  《村人村事》,皆“小人物”传记也。乡土之人,散于村野,流于巷陌,其事也卑,其势也微,多不为所重。然杨君之笔触,涉庸常而使跃然,点琐碎以成快哉。事虽小,体察有加;人即微,关怀备至。喜怒哀乐不逊于显达之侪,柴米油盐绝胜于富贵之流。为紫绶者书铭志易,为草野人立传记难。难易之分,非在文采,而在仁厚胸怀也。事因难能,所以可贵。古之言小人物者,若欧阳公之卖油翁、沈梦溪之毕昇,或本于理趣,或发于技艺,皆不能究其生计而念其所业。梁任公喟然称廿四史乃帝王将相家谱,激烈愤慨,实为小人物鼓之呼之。
 
  《村人村事》,彰其时也。有谚曰:蚍蜉徙穴,时有晴雨。时过境迁,则不复焉。物犹如此,人更甚之。余览行文诸事,或肇于民国,或兴于文革,揶揄中见乾坤,畏葸间识风云。有《狗剰儿》篇,狗剰儿性本善,为一饱餐而与征粮者争粮,入狱;狱中甚饥,遂逃脱;途中威逼村民,但谋其食,不害性命;后拒捕,终不降被毙。民之视饥馑甚于死也,时使其然也。今读之,五味杂陈,讵复有言?类此之事甚众,盖所谓悲剧性是也。悲人事,实悲其时代也。忧乐情愫,作家之任。
 
  之于读书,朱晦庵力倡涵泳,冯芝生常言得间。余读《村人村事》,所悟良深,历久弥笃。文史互见,乡谚俚语;情理兼收,民俗风化。乡关遐迩,赖蛛马以思农耕;人世浮沉,托记忆而存文化。辞章锦绣,承先贤散文之韵;典故珠玑,诫后学书卷之风。
 
  得意忘言,言不尽意,抛砖之语以俟同仁者和盘而出。是为记。
 
  又,文成之余,得其消息,《村人村事》一书,被农家书屋评为读者最喜欢的五本书之一。在故乡的土地上,吾深为作者贺!愿他在既定的目标中,早日登上群峰之巅!
 
  附:杨府《村人村事》散文选读三篇
 
奔 走
 
  刘奔走五十挂零,转了几个乡镇,由副镇长到镇长,由镇委副书记到镇委书记,每挪动一个地方,官阶就升一格。在官场上混了大半辈子,多少也清楚些为官之道。现在总算扶正了,了却了多年来的一桩心事。这边刚放下,可那边就又起来了。古诗词上说:才下心头,却上眉头。说的就是我吧!刘奔走想。大半生在乡镇转寰,再干上一届、二届,就到了退休年龄,总不能在乡村退休吧,得想法调进城去,去城里寻个安乐窝,以颐养天年,可总不能以布衣身份入城,总得有个说道吧。于是,奔走就加紧活动,到处奔走,到县委书记家打点了多次,总算有了些眉目。县委书记说:要干出点政绩来,这样也好交常委会讨论。
 
  奔走在秋天丰收之后,选择一个天高云淡、风和日丽的天气,举办全镇首届农民运动会,规模宏大。这在全县各乡镇里,也是开先河的事。政绩自然卓著。奔走不但邀请了县上四大家领导届时出席,而且广发请柬,诚邀毗邻乡镇也派代表队参赛,观摩,记者也受到特别关注。奔走为开好这次农民运动会,煞费苦心,精心布置。为显示规格之高和运动会之隆重,一切都依葫芦画瓢,要求按照北京亚运会的模式,原样磕出来。
 
  我作为采访团成员之一,当天即在笔记本上记下了开幕式盛况,不加修饰,依顺序录此,可供一粲。
 
  会场布置情况。主席台前是二排麦克风。麦克风是用三股桑叉,绑上包着红布的玉米棒子,一排18个玉米棒子,共36个,桑叉倒埋在地。远观近看,都有大型运动会的气势,颇壮观。
 
  运动会吉祥物。一头母猪,以示丰年。宣布运动会开始后,即有一肥妇赶猪入场,猪不知就里,见人哄哄的,乱哼哼,待给此吉祥物系绶带时,母猪受惊,极力挣脱,从人缝中逃走,众急闪避,就像冲开的波浪一样,人无不大笑。
 
  放和平鸽。就地取材,主席台二旁各放置二个竹篓,内装从各家收拢来的鸡婆,待主持人宣布放飞彩鸽时,即有四位少女同时打开竹篓,一时鸡飞狗跳,乱作一团,鸡婆受惊抓伤与会者脸颊的不计其数。众始惊恐,后再大笑。
 
  奏国歌。无录音,乃以农村唢呐响寿班代之,吹《太平调》,也颇壮声势。
 
  放气球。乃从计生站调用一部分男性避孕套代之,吹鼓后,捆扎成束,放上天空,一时,气球升空随风飘走,也深具喜庆气氛,众再次俯仰。
 
  这次运动会虽是镇委书记刘奔走显政绩之举有效颦之讥,可也结合农村实际,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虽笑料无穷,也没有额外增加农民负担,因此老百姓说,好,新鲜。观礼的县上领导虽然脸被鸡抓伤,虚惊一场,但也难得放松一次,嗔道:奔走也真有你的,想得出也做得出,土洋结合,新鲜。因此,并不恼怒。奔走说:农村事就这样,有多大的头戴多大的帽子,花钱买那些洋玩意,花头,中看不中用。猪哇、鸡呀都是农民自家的,玩一玩儿都各自回家。
 
  这次运动会人们传说了很久,也笑了很久,奔走也很得意。不久即奉调入县城,出任某局局长。现已退休赋闲。
 
绝 地
 
  村东有片空地,半亩大。长蒿,一杆瘦;长棘,或细如草,或一扑楞。里面长些疙瘩柳,也像赖蛤蟆的皮一样,没一处光滑;长两棵弯腰枣树,结果如布扣儿大。霜降至,枣儿还是青的,吃了涩口。
 
  过路的阴阳先生说:“这是一块绝地。”
 
  紧挨着绝地有一口水塘,塘里芦苇扶疏,风一吹,声窸窣,就像一群穿着青裙的少女,蹁蹁跹跹,婀娜有致。碧荷贴水面,舒展大方,出水的芙蓉粉嘟嘟,白生生,拳头大,风景殊好。
 
  人们说:可惜是块绝地,要不,倒是一块很不错的宅基地呢!
 
  土早25岁,兄弟二人共三间瓦房,哥哥娶亲时许诺女方两间,还剩一间,土早养着父母。媒人为土早提了几次亲,都因为土早没房子,吹了。土早娶亲心切,下决心要盖房子,但又没宅基地。队上的可耕地,政策规定又不允许扎宅子,土早未免着急。请村干部喝了几次酒,却拖着。土早等不及,就将就着要了这片绝地,盖了三间大瓦房,两间偏厦,围了一处院子,很像一处富裕人家。不久就娶了亲。
 
  土早不信邪,仗着年轻气盛,内心又贪图两亩宅地,一定要在传说的绝地上,生出几个崽来,让人瞧瞧。就不分晨昏,颠倒裳衣,爬在老婆肚皮上,耕云播雨。三年过去了,那女子始终不开怀。
 
  村上人就议论:看来这真是一块绝地,土早的命克不了,真要绝后了。
 
  婆婆也指桑骂槐,打鸡骂狗——养只鸡还抱个蛋呐,养只狗还知道叫两声呐!说给儿媳妇听。儿媳妇的脸就有些挂不住,也不给婆婆好脸色看。
 
  土早左右为难,求阴阳先生指点迷津。阴阳先生拿着罗镜,围着宅子照了三遍。一脸尴尬,饭也不吃,拍了屁股就走。土早就明白,这宅子是住不成了。
 
  土早求村上在自家的责任田里,又重新划了一块,另盖了房子,围了一处院子。又三年,果然生了个大胖小子。
 
  那片宅基地就又空着,野生的草,焦黄,栽的树,不成形。长蒿,一杆瘦;长棘,或细如草,或一扑楞。里面长些疙瘩柳,就像赖蛤蟆的皮一样,没一处光滑;长两棵弯腰枣树,结果如布扣儿大。霜降至,枣儿还是青的,吃了涩口。
 
  村民每路过这里,都会在心里说:“这是一块绝地。”
 
  瓜子从南方打工回来,承包了那口池塘,放了十万尾鱼。村上又做人情,把那片绝地,很便宜地打包卖给了瓜子。下雨天,鱼儿齐刷刷张着嘴接雨,黑鸦鸦一片,喜煞人。
 
  瓜子养鱼富了,就又在绝地上盖起了一幢大楼,日子如火炭一般。两个儿子各娶了一房媳妇,不久,又添了两个孙子。就在绝地的庭院里,请了全村的老少爷儿们宴饮。
 
  村民看着像城里机关一样漂亮的小院,迷惑不解,说,看来这绝地不绝,只有贵人才消受得起呐!土早福薄命薄,无福消受。
 
  知道内情的人说,其实,那不是一块绝地。土早是个骡子俅,那东西不管用(这是村民昧于见识的说法,科学的观点是精子异常),到大医院检查过,吃了百十服中药后,治好了。
 
  瓜子其实是白捡了个便宜。
 
狗剰儿
 
  狗剰儿大名叫胡志狗,大字不识一个。但有一身猛力气,干活舍得出力,因此,村人盖房起屋,挖泥造塘,多请他帮忙。
 
  狗剰儿贫农成份,家里只有一个老母,父亲和哥哥58年吃食堂时饿死了。1961年以后,队上允许借地,他家也借了一亩三分地,当年打细粮300多斤,算是过了两年好日子。1963年不让借地了,批判为刮黑风,搞单干,是资本主义复辟。但生产队粮食减产,一年每人只分60斤细粮,200斤粗粮。其余的粮食都上交了,年终分返销粮,他家只能分二十几斤,连馍都不敢吃,整天喝稀饭。但狗剰儿对他母亲极为孝顺,凡在外帮活,自己的那份不吃,也必在白馍里裹了油汪汪的肥肉块子,带回家给母亲吃。
 
  他没有什么理想,只求每天能吃饱饭就行。狗剰儿认为,自己出力打下来的粮食,就应该自己首先能够吃饱。而生产队却响应号召,大车小车地往外拉粮。看着辛苦一年,连口粮都拿不回来。自家的锅里,常年都是野菜里放几根面条,细得像香葶一般,薄得像纸一样,风都吹得起来。
 
  他是个憨狗,经不得人撺掇。当然,也不满于自家的清苦,就蹿着脖子上前咬狼。跑到仓库边把公粮车拦下,卸了牛套不让走。且动手推搡出面阻拦的驻队干部。生产队汇报到大队,大队又汇报到公社,来了一帮人,气势汹汹的。拿大帽子吓他,说他破坏统购统销,反对党的政策,是反动分子。
 
  狗剰儿不听那一套,与他们争执,对骂。争不过,骂不过,情急之下,顺手操起屋檐下的铁锨,把污蔑他的公社干部砍得血肉模糊。自然惹下了大祸,开了几次批斗会。
 
  狗剰儿是个愣头青,对批斗会气鼓鼓的,一脸的不服气,被打的干部又不依。县里抓典型,定为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现行反革命分子。逮捕法办了。判了八年有期徒刑,在劳改工厂劳动改造。
 
  在监狱里,犯人的伙食定时定量。每顿一碗稀饭,一个黑窝头或一个玉米窝头。狗剰儿二十啷当岁,正是能吃海喝的年纪。这一点饭食,只够塞他牙缝。没几个月,已是瘦得皮包骨头。
 
  同监队有个右派知识分子,由于疾病缠身,每次只能喝下一碗稀饭,勉强咽下半个窝头。剩下半个,同舍的人都虎视耽耽。那右派每次就把剩下的半个窝头,匀给狗剰儿。即便如此,狗剰儿依旧饥肠辘辘。想着在外边,生活好也吧,坏也罢,稀稠总能灌个肚儿圆。因此,便一门心思要越狱逃跑,目的极简单,只为能吃上一口饱饭。有了这一念头的支配,他便不动声色地做着越狱的准备。
 
  他平时的工作是刮磨工,主要工具是三棱刮刀。每次劳动归舍,管教人员都要搜身,清点劳动工具。虽然这么严格,也不知他想的是什么法子,在不到八个月的时间内,竟藏匿了三把三棱刮刀,藏的地方连劳教干部也没有想到。是藏在监舍后边的流水沟的草丛下。
 
  一次,劳改干部发觉工具丢失了,就把全监舍人员集中到操场,挨铺清查一个遍,并且号召犯人们要互相揭发,对于平时有危险倾向的犯人,重点审查。但谁也没有怀疑到狗蛋身上。
 
  一切准备停当,风声也渐渐平息了,狗剰儿也开始实施越狱计划了。
 
  但监狱的围墙很高,上边还罩着铁丝网,让人望而生畏。狗剰儿既然一心越狱,早就踩好了点儿。监狱的厕所连着监舍,上厕所一定要打报告。他发现,厕所的后边是库房,而库房又连着围墙。一天半夜,狗蛋假装闹肚子要上厕所。被批准后,便从水沟的草间先取出三把匕首,便从厕所的池缝里爬出,然后再爬上库房,而后用匕首挖开围墙的砖缝。就这样一步一步攀上了墙头,又割开铁丝网,钻了出去。
 
  他越狱之后,先顺着小路逃跑,看到一户人家亮着灯光,饥饿使他不顾危险,迎着灯光跑去。原来是一个妇女半夜起来,正在给孩子把尿,男人是工人,没有在家。
 
  狗剰儿撞开房门,用匕首逼住那女人。女人一看他穿着囚衣,拿着凶器,就哭求他不要伤害她和孩子。
 
  狗剰儿说:“咱无冤无仇,我绝不伤害你。但你必须给我做一顿好饭吃,我吃饱就走。”
 
  那女人一听,条件这么简单,就急忙下厨,给他烙了一些鸡蛋油饼,下了三碗面条。狗剰儿狼吞虎咽,风卷残云,几次咽得呛出声来,连盘子也舔个干净。这是他一年多来,吃的第一顿饱饭。他吃饱以后,抹抹嘴就走了。
 
  这时,天已麻麻亮了,有早起的农人已在打扫院落。他又到第二家、第三家,威逼他们拿出钱和粮票,准备逃到更远的地方去,且换了衣服。
 
  也就在这个时候,监狱方面早起点名,才发现狗剰儿逃跑的消息。
 
  从他逃跑的方向,公安局、民兵到处设卡堵截。狗剰儿被围困在离监狱30多里的苟树村。
 
  狗剰儿见已被包围,就爬上一户农家的房顶上。公安人员多次喊话,让其下来,他拒不投降。且挥舞着刀子,扬言谁上来就和谁拼命。因此,公安人员近不了身,这样僵持有三四个小时。
 
  周围村庄的妇幼青壮,闻讯后如水奔泻,从四面八方,赶来围观,场面甚是壮观……
 
  围捕人员请示上级,得到指示,如再拒捕,可以当场击毙。命令下达后,有神枪手当场结果了他的性命。狗剰儿就像一只麻袋一样,从房顶上卟哧一声落了地。
 
  尸体抬回来后,让劳教人员参观,作为反面教材。大家像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一样,从他身边次第走过。为了表示改造的决心,犯人们似乎都很义愤填膺,向他吐口水,愤愤地骂道:“呸,拒绝改造,死有余辜”;“叫你逃跑,这就是应得的下场!”……(李青友)
(责任编辑:中庸)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文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