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布网讯(丘辉 通讯员 匡海斌 陈远良)光新村,位于大亚湾区西区龙海三路主干道旁,面积约4.38平方公里,村内有出租屋104栋,流动人员有6800余人,村内道路四通八达,随着建设发展,出租屋流动人口呈日益增多发展趋势。
今年来,大亚湾区公安机关全面贯彻上级关于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系列指示精神和部署要求,以问题为导向,以光新村为示范点,以出租屋流动人口管理为突破口,坚持向科技要警力,向智慧要安防,总结探索出了一套可复制的智感安防村居管理模式,村居管理、社会面治安防控综合能力以及群众安全感、公安工作满意度得到全面提升。1至11月份,该村“两抢”警情实现“零”发案,治安警情同比下降64.38%。
数据环绕+智慧门禁,构筑平安村居安全“防护墙”
为扎实开展光新村智感安防区建设,打造出可复制、高效能的现代村居智能化管理样板工程,该局积极争取上级公安机关及区委、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紧扣出租屋流动人口管理重难点问题,对标“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新时代枫桥式基层建设要求,全面梳理分析光新村安防基础,形成了“科技围合、智能感知、数据环绕、智慧应用”的建设思路,确定了“八项设施”“六类感知”“四道防线”总体框架,聚力研发“湾区e网通”系统及配套应用平台,全力夯实光新村智感安防基础,实现对出租屋流动人口管理“底数清、动态明、好管控”工作目标。目前,光新村出租屋全面推进智慧门禁+视频系统建设应用,安装小天眼动态人脸门禁104栋,实名入住登记人员6317人,房间数7513间,实现“人来必登记”“人走必注销”,“流动人口登记率100%”“房屋登记率100%”“准确率100%”,出租屋入室盗窃“零警情”。
信息共享+群防联治,织密平安村居智感“防控网”
大力打造新型基层治安防控体系,健全“派出所+村居社区+工厂企业+村警+群众”防控网格,压实辖区派出所的治安防控主体责任,撬动村居、工厂、企业、居民小区自身力量,发动本地有威望的长者共同参与村居治理,合力化解日常矛盾纠纷。大力构建大巡防工作模式机制,将群防力量进行整合,整体谋划、统一部署,突出重点出租屋流动人口密集的重点区域、晚间凌晨等重点时段,开展巡逻防控工作及消防、治安检查,不断提升社会面防控实效。大力构建大情报工作模式机制,优化“村警工作平台”信息互动功能,分层级分功能建立微信群,最大限度畅通警民互联互动渠道,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困难问题、排解矛盾纠纷;严格落实出租屋实名登记,对不遵守《出租屋管理条例》的房东发整改通知单,保证了出租屋居住人员的透明度、出租屋治安情况的干净度。同时强化派出所、刑侦、治安、情指等部门及警种的联动、信息共享,确保发案后快侦快破。大力构建大宣传工作模式机制,突出反电信诈骗、防偷盗以及租房、订房合同签订等群众关切重点,将构建文明村居、争创文明居民以及安全出行常识、法律法规知识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帮助村民解决日常法律意识薄弱、不注重合同意识的薄弱环节和问题,营造知法懂法遵法守法浓厚氛围。
村警平台+管理创新,搭建平安村居服务“快车道”
为进一步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该局大力研发“湾区E网通”系统应用及“村警工作平台”等相关功能,创新信息联动、实时登记等管理新模式,实现便民服务“指端化”“可视化”“常态化”。发挥“一村(居)一警”警务模式便民利民工作优势,耐心详细辅导讲解“湾区E网通”系统及相关小程序使用方法,最大限度推广应用,实现出租屋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和房屋安全防范管理有机联动、动态管控。群众通过“村警工作平台”不仅可以一键扫码申请入住,还可直接在系统上申请办理居住证、身份证、无犯罪证明等。群众通过“绿色小通道”平台实现与驻村民警直接联系沟通,咨询相关问题,举报问题线索,从而快速化解矛盾问题,构建高效互联基层治理新格局。目前,光新村通过“湾区E网通”APP平台的推广使用,不仅出租屋管理实现精准规范有序,流动人员管理达到人来登记、人走注销,同时在解决群众网上业务办理、寻找丢失老人小孩以及防范打击违法犯罪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年来,通过智慧赋能,助力查获治安案件13起,治安拘留17人,累计为群众挽回财产损失2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