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老字号:福同惠(五)作者:冯建国 第一章 福同惠与河东文明(5) 盐湖区是今人为之所以起的名字,自元朝以来均被成为运城,自古是河东一带政治。经济、文化聚集的中心。相传西周时期为周穆王第五个儿子的封域,春秋时属晋,因产盐而被称作盐邑。战国时归魏管辖,更名为盐氏,《史记.秦本纪》载道:昭衰公十一年,齐、韩、魏、赵、宋、中山共攻秦,至盐氏而还。其中所谓盐氏,就是对此地2016-07-30 来源:中国发布网
-
中华老字号:福同惠(四)作者:冯建国 第一章 福同惠与河东文明(4) 历史将如此优美的赞誉送给我们运城,可以说是恰如其分当之无愧,其中所说的神稷,便是华夏根祖文化中的后稷稼穑之地;而所谓的龙潭,就是诞生福同惠的盐池。盐池,作为华夏民族发祥地的生命之源,又将千古蕴育的灵动与神奇,尽数都凝聚于福同惠的形式与内涵里,成为一种不可多得的食品地理文化现象。 考古学家认为,世界上2016-07-29 来源:中国发布网
-
中华老字号:福同惠(二)作者:冯建国 第一章 福同惠与河东文明(2) 何以有如此现象?是因为在我们生活中,只有当商品成为文化时,才会根植于民心永不消亡。福同惠正是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工艺,深邃的文化,纯美的馨香和丰富的营养而饮誉河东,食之绵软可口,品后余味悠长,成为运城食品业一枝香味四溢的奇葩,也成为前来运城旅游观光人们首选的美食与礼物。平心而论,运城与福同惠是母2016-07-27 来源:中国发布网
-
中华老字号:福同惠(一)作者:冯建国 A.起源篇 第一章 福同惠与河东文明(1) 福同惠是运城人喜闻乐见的食品,有道是偶然里面孕育着必然。人们要寻找华夏文明根祖源头,史称河东的运城绝然首当其冲。因为中国神话2016-07-26 来源:中国发布网
-
魅力夏县之——柳仙洞的来历山西夏县太宽河流域有个叫柳仙洞的村子,是由沟沟岔岔几十个自然村组成的村子。说起这个村名的来历,还有一段非常有意思的传说呢。 说起柳仙洞一带,倒是个好地方,土壤肥沃,风景秀美,是中条山深处有名的好地方。不光地上物产丰饶,地下也满是宝藏。就说齐峪这个小山沟就有丰富的铜矿资源,而且伴生着品位极高的银矿。有人说早在三皇五帝时这里就有人探宝采矿2016-06-13 来源:中国发布网
-
魅力夏县之——风雨斩公槐温峪是一个时时闻鸟语,处处有泉声的山间小村,历经千年风雨的斩公槐就耸立在小村堡尔门前,以沉默的风景诉说山乡的风采。而这棵沧桑的大槐树已成为泗交风景区一处著名景点。 我们不妨先看一串平凡的数字:斩公槐相传栽植于宋仁宗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距今970余年。据热心的老乡测量,树高22米,主杆高18.8米,胸围5.6米,胸径1.64米。树冠呈伞状,冠幅东西12.9米,2016-06-13 来源:中国发布网
-
魅力夏县之——牛蹄石的传说在泗交镇下秦涧村附近有一个名叫柴家沟的大山沟,沟里有块巨石,巨石上布满深浅不一的牛蹄印,这块石头便被人们称为牛蹄石。说起牛蹄石的来历,人们经常说起这样一个故事。 话说很久以前,一对年轻的河南夫妇逃难来到中条山深处的一条大山沟里。他们找了一个石庵,把家简单地安顿下来。山沟里有条小河,河水清冽,河里有许许多多柳叶鱼和螃蟹。山上有野树莓、石2016-06-13 来源:中国发布网
-
魅力夏县之——"窄口"的传说窄口是去黑龙潭必经的一个山峡隘口,一线苍天,一袭绝壁倒也风光无限。人们习惯把这里称为黑龙潭老龙王的门槛。这里三潭相连,水流涌着白沫打着漩,山崖跟有一高四米余的石坎,极似门槛,可惜的是前几年修路被炸毁。尽管门槛被毁,但有关窄口的传说仍然流传在民间。 相传咱们的黑龙相中龙潭后,醉卧青山,修身养性,造福于民,很是怡然自乐。而后巧娶夏县东张南的李冬仙,成就美2016-06-13 来源:中国发布网
-
魅力夏县之——小蛟壕与小娇桥山西夏县下秦涧的没底沟口又分出一道山沟,人们俗称小蛟壕,沟内怪石嶙峋,藤蔓遍布,野趣斐然。更令人称奇的是横跨山沟有一石桥似人工又似天然,人可从桥拱下通过,又可在桥 上漫步。为了区别于附近没底沟的天桥,人们称这里为小天桥,或小娇桥 小蛟壕和小娇桥演驿着一个凄惨的故事。相传小蛟壕的山顶有一眼清泉泉水极旺,有一条蛟龙相中了这里。有一天,蛟龙做2016-06-13 来源:中国发布网
-
魅力夏县之——没底沟与天桥黑龙潭附近有一条长十余公里的大山沟,人们称它为没底沟。在山沟的中段有处绝壁,高约三十米。崖坎上方是一条小山沟。人们需借助藤蔓纺织的梯子才能上去。在崖头有一个天然的弓形石桥,中有大缝,石头上长着许多小灌木,这便是天桥。驻足天桥前,不得不为造化的鬼爷神工所叹服,同时又令人浮想连篇 相传,莲花台(下秦涧村正南的一座莲瓣状山峰)下有一巨大的开阔地2016-06-13 来源:中国发布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