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老字号:福同惠(十五)作者:冯建国 B.孕育篇 第四章 福同惠与舜帝孝行(1) 百善孝为先,不仅是一种社会美德,而且也集中体现在人们的日常文化礼仪中。将文化融入产品中,是传统食品的一大特色。福同惠出产于运城,得益于华夏文明道德始祖舜帝。四千多年前,为了孝敬父母,他尝尽千辛百味,终于制造出脍炙人口的孝饼,这大约就是中国点心的始祖之作。 在史前时代,人类的创造与发明多半围2016-08-09 来源:中国发布网
-
中华老字号:福同惠(十四)作者:冯建国 第三章 福同惠与风陵火种(5) 从一定意义上讲,福同惠的诞生是火的运用的成果,也是火的运用的发展与延续。食品的精细化,体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点心之类的食品出现,已经超越了仅仅作为充饥的食品生理作用。当然从火的出现到熟食的使用,还需要工具作器的帮助,最早的应该是陶皿了,所以说舜帝留给我们民族的财富,岂止只是一个孝字文化了得?因为传2016-08-08 来源:中国发布网
-
中华老字号:福同惠(十三)作者:冯建国 第三章 福同惠与风陵火种(4) 中华文明汗漫似海奔流而下,构成了民族发展的无穷滋养和永恒的精神长城,并以其历史悠久、灿烂彪炳而使国民自豪。1959年10月,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先生风尘仆仆来到黄河一带,在这片貌不惊人的早期人类遗址里,发现了残存的烧骨和带有切痕的鹿角石,确定距今为180万年,从而把人类用火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10万年左右。大量的遗址2016-08-07 来源:中国发布网
-
中华老字号:福同惠(十二)作者:冯建国 第三章 福同惠与风陵火种(3) 在我们东方文明中也不例外。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文献中,就记载着发明用火的圣人---燧人氏。《周礼.含文嘉》写道:燧人始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正是因为火的利用,对先民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所以燧人氏被拥戴和推举为统治天下的部落首领。燧人取火的传说,虽然比普罗米修斯的传说要早得多,也现2016-08-06 来源:中国发布网
-
中华老字号:福同惠(十一)作者:冯建国 第三章 福同惠与风陵火种(2) 将福同惠与火的应用联系在一起,似乎有些唐突,甚至在一些人的眼里,可以说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事情。不过,假若让我们去探索食品的源头,又怎么能绕开最原始却是最关键的进化过程呢?因为在这个进程中,火的运用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而坐落在运城境内的西侯度遗址,是迄今全世界发现最早用火的地方。历史实践证明,正是因为2016-08-05 来源:中国发布网
-
中华老字号:福同惠(十)作者:冯建国 第三章 福同惠与风陵火种(1) 黄河,承载着华夏民族的生存之重负。有考古证明,中华文明进程中的第一例火种的遗迹,就是在盐池旁边西侯度发现的。而人类自从有了火种才有了熟食,也才使得与动物有了根本的区别,从此初民的生存质量和社会发展就迎来了文明时期,因此才最终有了福同惠的诞生。 福同惠既是老字号商铺的名称,又是其产品的代名词,不断产2016-08-04 来源:中国发布网
-
中华老字号:福同惠(九)作者:冯建国 第二章 福同惠与运城盐池(4) 功德传千秋不抵条山开启;恩泽及万代只惟盐海定晴。这是重修池神庙时的对联。联中的条山与盐海,开启与定晴,将其地理方位与时代意义定位在这个美而静的交汇点上,而且展现得淋漓尽致,更显出盐池是块钟灵毓秀的风水宝地。现代文学大师郭沫若在游览了盐池后欣然泼墨挥毫,留下《参观盐池》一诗:唐代曾封灵庆公,盐池古海2016-08-03 来源:中国发布网
-
中华老字号:福同惠(八)作者:冯建国 第二章 福同惠与运城盐池(3) 当然传说虽非都是历史的真实,但是盐池古已有之,这是不可争辩的史实,而且开发利用也可追溯到黄帝时代。据《路史.后记四》注云:今安邑东南十里有盐宗庙,吕忱云:皇帝的臣子宿沙氏,是煮盐之神,谓之盐宗,尊之也。今安邑东南的庙村尚在,只可惜池神宗庙已荡然无存。 今人拟古,自有不俗之处,是大自然赐给我们河东这块2016-08-02 来源:中国发布网
-
中华老字号:福同惠(七)作者:冯建国 第二章 福同惠与运城盐池(2) 南出运城,满眼的银色弥漫,似烟似雾,隐约的中条山脉,宛如一条首尾不见不见的翔龙,横卧在盐池边的天地之间。关于盐池的形成,当地有着一个美丽的神话:说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南方云游僧人,背着一个葫芦漫游天下,辗转数千里来到河东中条山麓。看见眼前荡漾一片美丽的湖水,于是将葫芦盖子一掀,飘散出一阵清风来。只2016-08-01 来源:中国发布网
-
中华老字号:福同惠(六)作者:冯建国 第二章 福同惠与运城盐池(1) 一种产品能成为史诗,而且二百年绵延不绝,福同惠足矣。盐为百味之首,也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福同惠出产于运城,得益于人类生命之源的盐池。这个孕育了华夏民族的银色宝池,也成为了百年老字号的依附载体,在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里,将它的灵魂生生不息地流传下来。 岁月的风尘,常将历史侵蚀得支离破碎,福同惠自清乾隆2016-07-31 来源:中国发布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