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两部门协同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11月19日   00:06 |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昆明11月18日电(记者李发兴)11月18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公安机关和文旅部门协同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新闻发布会,发布协同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30条措施。


  在发布会上,云南省公安厅副厅长昝霖发布,省公安厅联合省文化和旅游厅,围绕合力擦亮平安底色、合力释放旅居优势、合力打响“云南之夜”品牌、合力办好文旅活动、合力提质跨境旅游、合力推进新业态培育、合力推进生态价值转化、合力推进行业诚信建设等8个方面制定了30条措施,全力助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一业兴、百业旺”的带动效应,把“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更加具象化,用心用情用力守护好“云南旅游”这块金字招牌。


  随着措施实施,公安机关将围绕新业态和新消费场景,推进公安治理从“事后应对”转向“前瞻治理”,在守牢安全底线的同时加大“放活”力度,助力新消费场景蓬勃生长;立足警务服务本质,以多项举措提升游客体验,推行“精准监管”清单,规范涉企执法行为,推进与职能部门联合执法,释放市场活力;紧扣游客“方便、安全”需求,高峰前排查“吃住行游购娱”隐患,在夜间场景设“治安识别圈”,联动文旅部门落实“预约限流”,形成高效治理格局。


  昝霖介绍,30条措施注重整体协调,将安全底线、行业发展和旅客需求作为起草重点,确保各部门同频共振;强调系统集成,把统筹发展与安全作为主题主线,在服务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谋划布局;聚焦精准施策,锚定主要矛盾制定可行性措施,为各地提供因地制宜、因情施策的工具箱;秉持主动作为理念,大力实施主动预警、精准施策和智慧赋能工作,助力形成安全与发展良性互促的工作格局。


  云南省公安厅治安总队政委徐琪勇介绍,公安机关针对不同客群精准施策。针对短期来滇旅客,建立旅游环线跨区域协同保通机制,将县域零散保通升级为全局治理以保障“快进”体验,推行“首违不罚”等柔性执法,对“红黑榜”经营主体实施差异化监管,在“大香格里拉”等户外热门区域配齐AED等救援装备、组建搜救向导队伍,同时将夜间文旅高密度场景纳入“1分钟快速反应圈”,动态部署PTU等力量提供伴随式安全服务;针对长期旅居客,夏冬高峰前联合文旅部门开展隐患排查,在曲靖土瓜冲等试点推行“潮汐警务”并增设季节性警务室,在旅居集中区布设24小时公安便民服务超市,实现居住证、身份证等“异地通办”,通过“相约来年”恳谈会收集客群意见,推进“气候优势”转化为“情感价值”。


  云南省文旅厅产业发展处处长雷涛介绍,文旅部门将与公安机关重点在四方面协同发力。夜间经济领域,围绕消费集聚区布警护航,拓展多元体验场景,严打夜间犯罪,做强“云南之夜”品牌;业态培育上,将推进旅游与体育、康养等跨界融合,打造“情定云南”旅拍、“云南礼物”等IP,强化知识产权与网络安全保护;旅居服务中,支持规范民宿发展,升级试点区域治安水平,打造高品质旅居目的地;入境游方面,提升通关便利化,恢复边境旅游线路,推出民族文化游等精品线路,壮大入境市场。


  云南省文旅厅综合执法监督局局长苏凯介绍,文旅部门将深化与公安机关的执法协作,构建高效共治机制,实现产业动态、执法信息等互通共享,打造覆盖商圈、景区、乡村旅游点等全域的安全防护网;聚焦“不合理低价游”、黑导游等突出问题,对重点区域和“黑榜”主体开展常态化联合执法,优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让监管措施“长出牙齿”,构建闭环治理格局。


(责任编辑:宗元)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文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