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出台办法 进一步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管理
2025年01月04日   12:27 |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南昌1月3日电(记者罗娜)《江西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于日前印发。2025年1月3日,江西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办法》相关情况。


  《办法》共6章14条。围绕加强和规范生态保护红线边界管理,对生态保护红线调整与占用、有限人为活动管控、临时用地管理、历史遗留问题及红线监督管理与职责分工等作出明确规定。


  其中,严格红线调整与占用要求。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和维护生态功能为主线,明确生态保护红线调整原则,规定评估调整相关要求,红线一经划定,未经批准严禁擅自调整,确需调整的,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国家重大项目涉及占用生态保护红线的,由自然资源部门会同生态环境、林业等部门开展生态保护红线不可避让论证工作,并按规定办理用地审批,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


  会上还介绍了江西省生态保护红线的基本情况。2023年9月15日,《江西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获国务院批复,全省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划定并落实生态保护红线4.1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24.68%。


  江西省生态保护红线空间布局与“一江双心、五河三屏”的生态安全格局高度吻合,主要分布在长江江西段、鄱阳湖、赣江源—东江源—北江源地区、赣东—赣东北山地森林、赣西—赣西北山地森林、赣南山地森林,以及省内“五河”(赣、抚、信、饶、修)源头区及重要水域。


  江西省生态保护红线内部以林地和湿地为主,其中林地占比约87%,湿地占比10%,包含自然保护地、饮用水源地、国家级和国际级重要湿地等重要生态空间,具备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和水土保持3大主导生态功能。


  (实习生王焱茹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林君斌)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文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