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在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上,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布,日前,该省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方案》,强调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根据这个《实施方案》,到2025年,初步构建具有安徽地域文化特色的分级分类保护传承体系。保护传承工作融入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的格局基本形成。
到2035年,全面建成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各时期重要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得到系统保护、充分利用、活态传承。
《实施方案》重点明确了几个方面的任务,包括健全保护对象确定机制、落实保护控制要求、强化保护对象名录管理,促进各类保护对象应保尽保;加强保护对象本体保护、注重历史风貌系统保护、统筹协调区域整体保护;推进保护对象活化利用,促进更新利用、创新活化利用、促进展示传承;稳妥推进城市更新、彰显地域风貌特色、改善特定功能区人居环境,确保历史文化资源持续融入城乡建设等。
此外,《实施方案》还从不同层面提出了更贴近群众生活的政策措施,如对于历史城区,要求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完善基本生活功能,形成宜居、宜业、有活力的特色城区。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街区、历史地段等区域,要求增设“口袋公园”等公共空间,改造提升市政基础设施,探索“微管沟”等适合狭窄街巷的市政管线建设方式。(作者:郜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