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花:用“情”用“心”当好垃圾分类“大管家”
2021年09月09日   17:26 | 来源:中国义乌网

  “大爷,厨余垃圾里不要混投纸巾哦,下次别忘了!”9月7日下午6点,义乌市佛堂镇江北社区垃圾分类专管员王海花又准时出现在了社区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有人远远走来,她都会笑脸相迎,“看似围着垃圾站,实则围着居民转。”
 
  分类投放点位巡检、垃圾分类监督员管理、开袋检查、上门宣传……这是每个平凡的日子里王海花的工作日常,作为湖山村妇女主任的王海花,从江北社区正式实施“两定四分”垃圾分类新模式后,她就一直与垃圾分类打着交道,引导居民正确投放垃圾。
 
 
  据悉,江北社区共设有20个垃圾分类的集中投放点,且社区内超过三分之二均为开放式小区,故管理难度不小。万事开头难,推行之初更是阻力重重,面对居民的不配合,王海花便去居民家中,一家家宣传动员、一家家劝说讲解。“常常会碰到不配合规范投放的居民,我会不厌其烦地对他一次次指导和督促。”王海花说。为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意识,王海花和志愿者一起深入开展入户宣传,普及生活垃圾分类有关知识,与居民交友交心,共同探讨垃圾分类中易混淆的物品。
 
 
  做事向来雷厉风行的王海花在管理垃圾分类监督员上同样“有一套”。“用‘情’、用‘心’,少批评指教,多鼓励引导,才能让他们信服!”王海花笑着告诉记者,“我会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我比你们更辛苦’!”早上5:30来巡查,晚上22:00才回家,王海花就这样“规律”地日复一日巡检。看到垃圾投放不规范的行为和垃圾分类监督员有工作疏漏情况,王海花会当场指出,站在垃圾桶前面对面指导、手把手演示,不怕脏、不怕累,洗垃圾桶、重新分类垃圾都不在话下。
 
  在酷暑之时,作为党员的王海花常常冒着酷暑为监督员送去消暑物资,绿豆汤、爱心早点、矿泉水……这些用“情”、用“心”的爱心物资,不仅表达了感谢,更是一份亲切的鼓励。此外,她还会定期召开垃圾分类监督员培训会。
 
 
  “能为垃圾分类尽一份力,助力美丽城镇建设,我再忙再累都值得。现在,大多数居民都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垃圾投放的准确率大幅上升,我也很欣慰、很自豪!”在王海花的不断努力下,江北社区的居民们逐步实现垃圾分类从“随手扔”到“随手分”,垃圾分类观念深入人心,垃圾分类工作显成效。
 
  “她可真好啊,每天都会过来转转”“小区环境干净太多了”“原来我也可以为环保贡献一份力量呢”……这样的声音每天都能从佛堂的邻里街坊之间传出。

来源:中国义乌网(记者:方维 编辑:童晓

编辑:吴超群
 
审核:黄锐
(责任编辑:编辑部)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文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