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新华:“爱调解”的暖心法官
2021年09月06日   14:50 | 来源:中国发布网

 

  他为人谦和诚恳,对人对事充满热情;他办案耐心细致,化解一桩桩“家长里短”;他以润物无声的真诚、兢兢业业的真心,演绎着一曲曲“化干戈为玉帛”的和谐乐章。他就是惠阳区人民法院秋长法庭负责人钟新华。


 

  一心为民的他,入职法院26个春秋,先后在基层法庭工作了17年,恪尽职守,默默工作,致力于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法官为人民”的神圣职责。

  耐心调解,春风细雨化纠纷

  法庭所受理的矛盾纠纷,涵盖了世间百态、人情冷暖、爱恨情仇,件件涉及民生,事事牵动民心。“鸡毛蒜皮没小事”,钟新华深知判决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调解才是解决“家长里短”的首选方式,把案件调解成功才是双赢。耐心聆听、换位思考、心理疏导......就是他成功解开一个又一个“心结”的法宝。

  2017年,他审理一起非法行医致人死亡赔偿案,原告之父因身体不适前往被告诊所就诊,后因心脏病突发猝死,但被告误诊耽误了最佳抢救时机,诊疗行为存在过错。原告因亲人离世而情绪非常激动,被告则认为原告之父系心脏病猝死,诊疗行为与死亡结果没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双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考虑到双方系同村村民,为实现案结事了、村民和谐共处目的,钟新华不厌其烦地对双方进行释法说理、情绪疏导,并邀请当地德高望重的村民协助调解,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双方握手言和,被告当庭付清赔偿款。收到赔偿款后,原告感激不已,特地送来锦旗,感谢法官的公正司法。

  类似的案件,钟新华还做过很多。他常说:“当事人来到法庭往往情绪很激动,一定要耐心耐心再耐心,倾听他们的苦楚,让他们把‘气’宣泄出来,才真正有利于彼此理解并达到和解的目的。”他也一直这么践行着。近五年来,他累计通过调解方式化解矛盾纠纷416件,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成了群众口中的“暖心法官”。


 

  走近群众,暖心审判解烦忧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处理好家事纠纷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钟新华坚持司法为民,从情感互动、法律教育、困难帮扶等方面着手,无论是审判还是调解,都不强硬、不冰冷,为纠纷双方架起心桥,全力维护家庭和谐。

  多年来,在离婚案件的审理上,他总是下更多的功夫,主动到现场去“看”,积极调解促和谐。在审理一宗涉及强制戒毒人员离婚案件时,他将庭审开到戒毒所,细心洞察当事人心思,通过摆事实、说情理、教改过等方式,使得原被告双方矛盾得以化解,用真情和耐心挽救了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在审理一宗患难夫妻离婚案时,考虑到被告患病行动不便,他将庭审开到其简陋的家中,从亲情着手,引导双方积极面对现实,互谅互让,并在庭后主动伸出援手,力所能及地为当事人解决生活困境。

  “离婚与否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离婚案事关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必须一心为当事人着想,以法理与情理为结合点,最大程度化解当事人的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扎根基层,真情服务践初心

  和风细雨润物于无声,司法为民于细微处见真情。任法官22年来,钟新华时时刻刻不忘初心,始终牢记“以人民为中心”,以为群众办实事为己任,把一腔为民的热心化作行动,把便民落到实处,做好“服务型”法官。

  在长期的基层审判工作中,钟新华深感群众法律知识的淡薄,很多老实本分的当事人因不懂法而吃亏。因此,为了让更多老百姓懂法,他时常奔走在乡间,坚持做到巡回审判、送法进乡村,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婚姻家庭等民生案件庭审“搬到”村委社区,普及民法典等法律知识,为当地群众答疑解惑。此外,他坚信“办好案件既要靠法,也要有对百姓的情。”特别是对家事纠纷,他注重“一揽子解决问题”。在成功调解一宗家暴离婚案件后,他将服务从审判前延伸到审判后,积极回访,化身“情感修复师”为当事人讲授沟通技巧和情绪控制方法,指导其用心用情修复妻子创伤,从而提高经营婚姻的能力,从根源上化解家庭矛盾,夫妻双方终于又和好如初。

  像这样的事非常多,法庭里每天都有人咨询、诉说、调解......无论群众什么时候找到他,无论事情大小,他总是第一时间尽其所能的为群众排忧解难,耐心、温暖,尽量把纠纷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他觉得每解决一个纠纷,心里就有一份成就感。谈及自己的工作,钟新华还特地强调道:“我可没有什么伟大的事情,所做工作不过就是自己应该做的。”

  情系天平,无怨无悔。17年里,六千多个日日夜夜,在齿轮与麦穗辉映的天平下,钟新华默默坚守,耕耘不辍,肩扛正义,他以敬业和实干书写着无悔的青春,以睿智和理性维护着公平正义,以公心和真情服务于人民群众,用真心实干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人生档案。(通讯员/陈育敏)

(责任编辑:惠州中心)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文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