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我们的艺术”青少年展演活动正式启动
2021年09月03日   15:31 | 来源:大众网
  为贯彻落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及“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的殷切希望,由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指导,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艺术交流与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的“’这,就是我们的艺术’青少年展演活动”将于2022年1月在中国海南燃情展现。
 
  千年前,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美育教育肩负着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一代新人的重要使命。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作为对外代表中国文化艺术,对内代表国家文化艺术的全国性社团组织,更加关切美育的发展,希望通过“这,就是我们的艺术”展演活动的举办,探索美育教育的标准化建设,构建中国社会美育的学术体系,为提高全民的美育素养肩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贡献,更为了帮助每一位青少年树立美好品德、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
 
  本次活动以谁来定义你的舞台主题,融合了环境保护、关爱成长等公益元素。引导青少年学会发现爱、感受爱;引领青少年学会爱护环境、爱护地球,提升正能量。此外,活动举办期间还将展示的多样的非遗节目让参演者和观演者亲身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据悉,“这,就是我们的艺术”青少年展演是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推动美育、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融合的指导方针,旨在用“中华美育精神”滋养当代青少年。活动主要面向我国7-15周岁的青少年,包含了音乐、舞蹈、美术、语言等四类艺术展演形式,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宣传模式,通过各大媒体平台的宣传报道,以让每位参与的青少年通过自我才华展示,从而彰现中国当代青少年的“美”。
 
  附:展演活动顾问名单
 
  (排名顺序不分先后):
 
  张杰: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
 
  孙龙奎:原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创始人、原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主任、原北京舞蹈学院创意学院院长
 
  李蓉: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黑鸭子童声合唱团团长
 
  李世儒: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来宝传承人
 
  李德钦: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中国爱乐乐团首席小号、雅马哈艺术家
 
  林俊吉:台湾汲音交响管乐团艺术总监、中国音乐学院客座教授
 
  甄齐:中国曲艺家协会相声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北京曲艺家协会理事
 
  印悦: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艺术辅导教研室主任
 
  张兆燕:中央民族歌舞团青年女高音歌唱家
 
  王楠:原解放军军乐团双簧管首席、青年双簧管演奏家
 
  袁佳敏: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王灵芝:中央电视台编导、执行导演
 
  刘文栋:北京音乐家协会指挥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高磊:原海军军乐团长笛声部首席兼教研室教员
 
  程华丽:英国国际舞蹈教师协会(IDTA)A级院士
 
  张丽桥:青年古筝演奏家、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集团校特聘教师;多次担任敦煌杯北京国际民族乐器大赛决赛评委、蒲公英全国青少年优秀艺术人才展演评委等
 
  张旭:中国音乐家协会北京管乐学会常任指挥、北京市曲剧团民族打击乐首席
 
  李明阳:中央电视台青春中国&魅力新星等音乐比赛艺术评审委员会委员
 
  张艺:中国音协管乐协会会员、北京音协指挥协会理事
 
  刘连喜: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来宝传承人,北京曲艺家协会会员、高派快板再传弟子
 
  刘恋:花腔女高音歌唱家,歌剧导演。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教师  (责任编辑:胡玥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责任编辑:北京中心)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文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