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迎春兄寄来他的诗赋集《一蓑烟雨》已经有六七天的时间,昨天迎春兄给我微信,希望我写个书评,发表点意见看法。这让我颇费踌躇。踌躇的原因是我乃诗词的门外汉,真不知能说些什么。
我与迎春兄算不上发小,但结识于青少年时期,初中同校、高中同班、大学又同校,相识已近四十年,交情不可谓不久远。迎春兄诗云:“所欠人情比债台”,虽然彼人情非此人情,但这个因人情、交情而来的文债也是必须还的,即使真不知能说些什么。
“无奈梦中把包开”,左思右想,想说说迎春兄给我的诸多意外。在过去的四十年间,迎春兄除了出版这本诗赋集没有让我感到意外外,到处是让我感到意外的地方。他最初给我的意外是他高中时期的学习成绩。我们虽然在初中时就相识,却并不熟,我只知道他身体有病,平时一副瘦弱苍白的样子。高中同班后,他的学习成绩之好让我十分意外,真想不出以他那般瘦弱的病体是如何支撑自己成为一个优等生的。高考后,我们有六名同班同学一起被录取到山西大学,迎春兄的分数最高,被录取的专业是山西大学当时录取线最高、最火爆的图书馆学专业。中学时迎春兄给我的意外还有他家的贫穷,他家住在城边的村庄,是从县里边远山区而来的外迁户,高中时我去过他家几次,印象中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连院墙都几近于无,是我见过的最贫穷的人家之一。现在想来,正是家贫身病的青少年时期包括童年时期,才磨砺了迎春兄一生的刻苦与坚毅品格吧。
迎春兄给我最大的意外是他居然会写诗而且写得非常精彩。大约是在大学二三年级的时候,从哪里听说:你那个图书馆学系的同学毛迎春是个诗人,才华横溢云云。这让我大吃一惊,我们都是从理科考入大学的,并不是文科生,也从来没感觉没听说过他有什么诗才呀。于是前往逼问,迎春兄一副讪讪的样子,承认确有写诗一事,但一再表示所写不值一观,被逼无奈才拿出几首给我看。其中有一首写泥塑菩萨如何如何的,哲理深刻,意蕴深远,一下让我惊为天人,直到那时候我才知道迎春兄竟然是个诗人,写的还是旧体诗,其形象猛然间便在我眼中变得高大起来,之后就经常在学校的报刊上看到他的大作,再后来他当选山西大学文联主席,愈发变得高山仰止。但因为自己属下里巴人,或者是我所学的哲学专业与诗歌、与文学天生犯冲?之后我并没有和迎春兄生发出什么格外的诗文之情。
迎春兄再让我意外的是他的酒量。不知什么原因,上学时我与迎春君聚饮的次数不多,他身体不好依理是不能饮酒的,至少是他的豪宏酒量没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但有一次例外。是我比迎春兄早认识的一位中文系小学弟,仰慕迎春兄的才华,召集他全宿舍的人请迎春兄夜饮,邀我作陪。酒喝到最后,大家或趴、或仰、或躺,还有吐的,大都醉入酒中,酒桌旁直坐着的只剩下迎春兄、那位小学弟与我三人,就这样我们仨还又干掉一瓶半高梁白才算作罢。记得在回宿舍的路上经过学校的大操场,我胃里突然翻滚,吐得昏天黑地,心中不由大发感慨:毛三(迎春兄在家里行三,中学同学依俗均如此称之)的酒量真厉害啊!再见识迎春兄的酒量就是在毕业十年后的运城了。
那次到运城旅游我是举家前往,扶老携幼,也是我的运城处女行,时间大约在2000年的样子。运城是迎春兄毕业后的工作地,我预先打了招呼,虽然知道会受到接待,但他格外的热情还是让我感到了意外,也让我倍受感动。看解州关帝庙、翻越中条山去看芮城永乐宫,他都全程陪同。那时候他已经有了一辆私家车,亲自驾车,联系这联系那,忙前忙后了好几天。再之后,我又有过几次差旅路经运城的机会,都受到了迎春兄的热情款待,每次都呼朋唤友欢宴以迎,还领我去他家里小坐,恨不能把所有的热情都给了我。期间得知他曾下海经商,又上岸讨生活。他对朋友格外的热情、超前买车的豪阔、下海经商的勇气、能伸能屈的洒脱以及酒桌上的意气风发,都不是我所具备的,其时都让我感到太意外了。
迎春兄让我意外的还有他对父母的孝心体贴。十余年前我调北京工作,之后就只能在春节期间回乡时有机会彼此见见面。回乡每次同学节日小聚,迎春兄都要在家中做好给父母兄嫂的饭菜后才去赴宴。想来是迎春兄不想因为自己的回乡而给父母兄嫂添麻烦、也尽可能地尽些孝心吧。迎春兄一大男人、伟丈夫,能尽心到这个份上,细腻如斯到每一顿饭上,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迎春兄出版这本诗赋集我不意外,我知道他三十余来一直歌咏不断,早些时候我还给他提过出本诗集的建议。但而今捧读大作,其珠玉之词还是给了我很多意外。诗言志,“胸藏济世安邦策”“滩头立马启征帆”也罢,“抚膺再问手中铁,何日弯弓定天山”也罢,满纸的事业雄心,我之前真不知道迎春兄还曾有过如此强烈的入世济世情怀。诗阐道,不论“万载风云只漠然,轻谈世事入棋盘。方圆一九成天地,生息营营转念间”,还是“圣语贤言耳后风,吞天吃地欲无穷,千般劫难皆人祸,事后何曾悔刻钟”,都可谓警世铭言,迎春兄强烈的劝世之意、卫道之心,也让我意外。最让我意外的,是他的诗才经过三十余年的洗炼,居然达到了我从来没有想到过的高度,不说“山村野夫何所有,风中长发杯中酒”这样达到千古绝唱高度的神句,只随便找出几句,如“黄土如潮送大河,长风万里接高歌”“我为潮头添一桨,潮头助我缚苍龙。”“孤灯孤影杯复尽,无声一叹到天明。”“千古清高士,谁人志得酬?”“心无着处且倾觞,水阔山高日月长。”“长歌一曲群仙应,小醉三天万念休。”“客散后,席已凉,夜色阑珊,月谈不闻更鼓。”等等,俨然就是李太白、苏东坡、辛弃疾、李清照等人在我面前吟唱。其中有豪放、有疏狂、有孤愤、有洒脱、有婉约,集之大成。三十余年前我惊迎春兄为天人的话说早了,此时此刻才是真正的惊为天人。
还有,《一蓑烟雨》并不只是迎春兄个人的一本诗赋集,还是一本集诗文书画于一体的艺术珍品,书中所配书画文都是河东一流名家专为其诗而作,水平都极高。迎春兄有那么多的书画名家、文章大家与他相唱和,这个也让我感到太意外了。
说了这么多意外,其实也不意外。迎春兄自小就是一位活得很真的人。活得认真,做人认真;活得真情,做人真情。他的人生本来就如同一首诗,五色斑斓,否泰相随,异彩纷呈,兼身具诗才,他始终就是一名生命的歌者。正因为有歌有诗,迎春君的生命也就平添了无限的厚度。
最后想说的是:接到迎春兄的写文邀约时,正值我工作单位调动的非常时期,诸事繁杂,难以身静心静,断断续续写了三天才勉强成文。迎春兄希望的是书评诗评,我评论不了诗词,就这样讲讲我与他的交往故事吧。不知迎春兄是否满意?无论满意不满意吧,好在赶在2020年的最后一天交稿了,没有拖到明年。惭愧,也算万幸!
最后还想说,“风中长发杯中酒”虽神,提醒迎春兄还是要注意风中添衣、宴中节酒,毕竟年龄不饶人,要保重身体啊!
(责任编辑: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