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医械产品,在位于长垣市的卫材企业研发,在位于封丘县的卫材园中园内制造,再销往全国……
“这是资源互补、分工协作、互利共赢的一种区域合作发展模式。”11月10日,封丘县委常委、长封飞地产业园管委会党工委书记李晓伟向记者介绍。
在封丘县城西的长封飞地产业园起步区,一座座标准化厂房矗立,一条条宽阔的道路伸向远方。“去年6月,这里还是一张‘白纸’。这一年多,我们平地起高楼,产业园起步区卫材园中园提前半年多竣工,5条道路也提前建成。”李晓伟说。
“飞地经济”是近年来在各地,尤其是长三角地区比较火热的跨区域经济协作发展模式。“要真正发挥‘飞地经济’的作用,关键在目标一致,能互相取长补短。”李晓伟还担任着长垣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他告诉记者,长垣和封丘相邻,由于多种原因,近年来两地经济发展差距较大。长垣市的起重装备制造、医疗器械及医用材料等产业特色鲜明,具备一定“溢出效应”,但也面临增长受限等现实问题;封丘县产业发展慢,但建设空间、环境容量、劳动力资源等要素支撑充足。
去年4月,为推动县域经济“成高原”,新乡市委、市政府探索飞地合作模式,出台《关于支持长封一体化发展的意见》,推动“强县带弱县”、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全力打造新乡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
为了加快推进长垣市、封丘县一体化发展,新乡市在封丘县规划10.4平方公里的长封飞地产业园。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分包两地工作的市领导为执行组长的领导小组,并设立规划编制、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平台建设四个工作专班。科学绘制规划蓝图,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成规模、五年起高地、十五年成高原”的目标,制定“长封一体化”发展“1+4”规划。
“长垣的企业会比较关注飞地落户项目、异地服务质量、管理模式等方面的问题。”李晓伟介绍,为打消企业的顾虑,长封飞地产业园全力探索推进“长垣总部+封丘基地+新乡国资建设”“长垣研发+封丘制造”等产业合作建设模式,由长垣市组建产业园党工委、管委会,并负责园区经济管理和产业发展,成立长垣市飞地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为入驻企业进行后续服务,使入驻企业“无感化”。封丘县负责园区的事务管理,新乡国资集团负责基础设施建设,共同打造集原材料市场、科技研发、产品销售、物流配送、市场供应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
一年多来,新乡市强力推进,长垣市和封丘县协同作战,共实施项目36个,总投资164.2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47.02亿元。长封飞地产业园起步区规划建设4个园中园,已引入卫材园中园、先进碳材料产业园一期、先进碳材料产业园二期和智能制造产业园等4个产业项目,在长封协同发展产业示范基地,高端装备智能化精工构件产业基地、轻金属新材料产业示范园2个项目已开工建设。为了实现以产带城、以城促产、以人兴业,封丘县规划了面积15.33平方公里的城南新区,助力产、城、人深度融合。
“如今,‘长封一体化’发展不仅激发了区域内的经济活力,更为跨区域经济合作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李晓伟说。(顶端新闻·河南日报记者石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