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共青团新野县委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聚焦县域基层组织改革,发挥团的组织体系优势,紧扣高质量发展对各类青年人才的需求,通过支部领航、畅通渠道、搭建平台,大力吸引聚集优秀青年人才,促进青年人才留下来、引回来、用起来。
支部领航,打造政治引领“新高地”。在全县15个乡镇(街道)创新设立青年人才团支部,明确团支部书记由各镇街道团(工)委书记兼任,团(工)委每年至少专题听取1次青年人才团支部工作情况汇报,将青年人才团支部纳入对乡镇(街道)团建工作考核内容,建立健全日常考核督查机制。采取线上招募和线下推荐相结合的发布方式,对新野籍高校大学生、退役军人、青年志愿者、青年致富带头人等各类青年人才进行全覆盖摸底,建立“青年人才信息库”和青年人才交流群,实行动态管理。
畅通渠道,构筑青年交流“朋友圈”。该县依托“趣缘+业缘+地缘+学缘”模式,“线下团建+网上青年社群”双向发力,构建“青年人才团支部+青年社团”组织形态,瞄准“两新”组织、文艺体育领域、新媒体领域、志愿公益领域、自由职业领域等群体,通过成立协会、联盟、行业团工委等形式进行有效覆盖,赋予党外青年政治身份,提升其荣誉感,鼓励青年主动融入组织。同时积极推动从青年社团骨干中选拔优秀代表任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团组织兼职团干部,带动各领域青年参与共青团事务和基层治理,激发基层组织运行活力。
搭建平台,集聚青年人才“强磁场”。该县与五所开展校地合作高校对接合作,成立高校校外实践基地,就业实习基地、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校企研发中心等机构,搭建实践育人平台和青年创新人才交流平台,先后邀请省、市专家培训农技人员、青年农民300余人次。积极推进青年电商培训,开展线上线下培训1200多人次,组织青年网红达人开展直播带货活动11场次,销售额达20余万元。同时,结合“返家乡”实践和“扬帆计划”,把人才资源和青春力量源源不断输送到基层,在助农电商、关爱留守儿童、乡村旅游推广、安全生产宣传等方面发挥青年服务中心大局、参与基层治理的作用,实现实践育人质量与基层治理能力双提升。(董依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