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弘扬关公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2025年4月8日,由运城市关公文化传承促进会、北京翰林书画院运城分院联合主办的“关公精神进校园”主题活动在运城市职业技能学校礼堂隆重举行。
活动通过授牌仪式、主题宣讲、书法创作、书籍捐赠等环节,向千余名师生传递了关公文化的时代内涵,为校园注入红色基因与文化自信。
活动伊始,运城市职业技能学校董事长张文生代表校方致欢迎辞。他首先对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及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出版社特邀编辑朱建中,运城市财经分院副教授晋卫东,以及运城市关公文化传承促进会会长关森柱等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关公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其忠义仁勇的品格对当代青年价值观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授牌仪式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实践。”随后,授牌仪式正式启动。运城市关公文化传承促进会会长关森柱与校董事长张文生共同为学校授予“弘扬关公精神,传承关公文化红色教育基地”牌匾。双方在礼堂外完成授牌交接并合影留念。
关森柱表示:“希望学校以基地为平台,将关公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技能人才。”朱建中以“关公精神的新时代内涵”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视角切入:“关公不仅是武圣,更是诚信与责任的象征。他建议当今社会,青年学子应以关公精神为镜,坚守诚信底线、勇担社会责任,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演讲中,他还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勉励学生以“工匠精神”践行关公之勇,在专业技能中追求卓越。紧接着,晋卫东副教授以生动的语言,为师生讲述了关公“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等经典故事,深入剖析“忠义仁勇”四德的文化内核。他特别提到:“关公的‘忠’是对信念的坚守,‘义’是人际交往的准则,‘仁’是推己及人的胸怀,‘勇’是直面挑战的担当。这些品质不仅是历史遗产,更是当代青年立身处世的指南。”
活动现场,朱建中先生即席挥毫,为学校创作了“教育兴国”书法作品。遒劲有力的笔墨既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也寄托了对职业教育助力国家发展的殷切期望。此外,朱建中还代表主办方向学校图书馆捐赠了大量册珍贵书籍,内容涵盖关公文化研究、中华经典典籍及红色教育读本。校方表示,这批书籍将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资源,供师生研习参考。立足校园赋能文明城市创建作为运城市“关公文化进校园”的首批试点单位,运城市职业技能学校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和文明城市创建提供了新思路。
关公文化传承促进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联合更多学校、社区,通过讲座、展览、实践体验等形式,推动关公精神走进千家万户,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图文/王乾旭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