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韵传千年 秦声满长安!2025长安区群众秦腔擂台赛总决赛圆满落幕
2025年09月30日   15:03 | 来源:今朝长安

  9月29日晚,“秦韵传千年 秦声满长安”2025长安区群众秦腔擂台赛总决赛在长安公园隆重举行。八方戏迷欢聚一堂,感受秦腔艺术的独特魅力,共享这场精彩绝伦的文化盛宴。


360截图20250929233916690.jpg


360截图20250929233922855.jpg


  长安区委书记、航天基地党工委书记吕强,西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刘新锋,长安区政协主席徐超,西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杨丽萍,西安市文化旅游局副局长程锐,长安区(航天基地)部分区级领导出席。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永涛宣布获奖名单,副区长谢斌致辞。


360截图20250929233930378.jpg


  擂台竞唱 千人共赴秦腔盛宴


  当晚的长安公园灯火璀璨、人潮涌动。从层层选拔中脱颖而出的16强选手依次登台,倾情演绎经典唱段。舞台上,选手们唱念做打,韵味醇厚;舞台下,观众如痴如醉,掌声不绝于耳。参赛者以饱满的激情和精湛的技艺,生动展现了秦腔艺术深厚的群众基础与蓬勃的时代活力。


360截图20250929233935718.jpg


360截图20250929233941343.jpg


  名家献唱环节,任小蕾、王航、卫小莉、李小斌等国家一级演员、戏曲名家为观众带来《别母》《五郎出家》等精彩的演出,将秦腔艺术的至高境界展现得淋漓尽致,引得现场戏迷观众连声喝彩。


360截图20250929233947234.jpg


  植根民间 古老艺术焕发新生


  秦腔,是流淌在秦人血脉中的乡音,更是扎根长安沃土的文化根脉。近年来,长安区委、区政府始终将秦腔艺术的传承普及作为建设文化强区、润泽百姓生活的重要举措,坚持以“让传统艺术回归生活,让广大群众站上C位”为导向,推动秦腔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华。


360截图20250929233953231.jpg


  本届擂台赛在去年成功举办的基础上全面提质升级,赛事彻底打破专业壁垒,自三月启动以来,吸引近万名群众踊跃报名。经过社区海选、街道比拼、区级复赛等百余场激烈角逐,最终16名选手成功会师总决赛。


  经过激烈角逐和评委的专业打分点评,最终,韩雪梅获得一等奖,贾林娟、胡柳、赵青云获得二等奖,严淑娟、辛稳玲、王仁安、秦建军获得三等奖,董英桃、李重点、高轩、解博利、张晓林、杨亚维、李云峰、高凤芹获得优秀奖。


  秦韵悠长 群众文化绽放新光彩


  据悉,本次大赛期间,长安区共聘请20余位秦腔名家与150余名民间艺人,深入社区、乡村开展秦腔培训360余场,惠及戏迷数万人。同时推出《家住长安》等原创曲目,为这一古老艺术注入时代新声,焕发蓬勃朝气。


1759216040694287.jpg


  大赛以长安公园为阵地,推出“天天有戏”常态化文化惠民活动,两个多月连演120场,不仅有区剧团的专业呈现,更吸引了老年大学、群星秦剧社等30余家民间团体热情参与。镇安县文旅局、西安电视台等单位也借此平台,开展文旅推介、诗词朗诵等主题活动,吸引数十万市民沉浸式体验文化魅力。


360截图20250929234005446.jpg


  大赛还全新开辟“团体合唱合诵”赛道,将于十月举办专场展演。届时20余支队伍、数千名群众将齐唱《家住长安》、共诵《将进酒》,真正实现群众从“台下观看”到“台上主演”的角色转变。


360截图20250929234011961.jpg


  秦声贯耳,余韵绵长。总决赛在全体合唱《家住长安》的悠扬旋律中圆满落下帷幕。秦腔这颗文化的种子,已在长安的土地上深深扎根、萌发新枝,不仅唱响了千年古韵的薪火相传,更映照出长安区植根民间、生生不息的文化气象,成为滋养群众精神、点亮城市气质的重要力量。


(责任编辑:宗元)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文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