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源百合花:傲雪凌霜的北国芳华
2025年08月31日   16:17 | 来源:中国文信网

  在辽西大地的褶皱里,有一个世界上第一朵花开放、第一只鸟飞起的地方,它是牛河梁红山文化的发源地,是大凌河的源头,这座历史悠久的小城位于辽冀蒙三省交汇处,就是素有“花卉之都”“温泉之乡”“化石之城”美誉的凌源市。凌源宛如一枚被时光淬炼的琥珀,封存着千万年的文明密码。而凌源百合花,则是这枚琥珀中最璀璨的结晶,以其高洁的姿态、馥郁的芬芳,将辽宁凌源这座小城的兴衰与梦想,镌刻进每一片舒展的花瓣。


  凌源“花卉之都”的由来,皆因百合花。在北方广袤的土地上,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冰雪常常主宰着漫长的冬季。然而,就在这片看似粗犷、冷峻的天地间,百合花却以一种别样的姿态悄然生长,绽放出令人惊艳的美丽,宛如冰雪世界里的精灵,给北方的单调增添了一抹绚烂色彩。与南方温润环境中生长的百合相比,北方的百合多了几分坚韧。它适应了北方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白天尽情享受阳光的照耀,夜晚则在清冷的空气中沉淀自我。在夏日炎炎时,它不惧骄阳的炙烤;在秋雨绵绵时,它不畏风雨的洗礼。而当冬日的严寒来临,它又能在冰雪的覆盖下,安静地等待来年的重生。这种在恶劣环境中顽强生长的品质,让北方的百合别具一格。


9001.jpg


  勤劳、善良、勇敢、智慧的凌源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选取“百合”的吉祥幸福的寓意,大面积种植百合花,三十年前,房申村的土地上悄然埋下第一颗百合种球,如同埋下一粒星火。农民在大棚里,用布满老茧的手丈量着每一寸光阴。当第一朵洁白的“西伯利亚”在晨光中绽放,他们或许未曾想到,这抹纯色将点燃整个辽西的春天。在北方人的心中,百合不仅仅是一种美丽的花卉,更承载着深厚的情感。传统节日里,人们会将百合精心摆放,寓意着家庭幸福、团圆美满。它也是亲朋好友间表达祝福的佳品,那绽放的花朵,如同真挚的情谊,传递着温暖与关爱。凌源的土地上绵延着二十万亩花海,东方百合、亚洲百合、麝香百合如彩色的云霞,在红山脚下铺展成海。粉色的、红色的、黄色的、紫色的、桔色的、白色的……五颜六色的百合花,芬芳四溢,娇艳迷人,享誉国内外。凌源人用三十年时光,在北纬41度的黄金种植带上,书写出“南有云南,北有凌源”的传奇。


  如今的凌源,已成为北方花都的璀璨明珠。凌源市花卉产业基地以百合为主导,种植面积达2.5万亩,涵盖20多个品类200余个品种,年产值突破10亿元。其中百合的产销量占全国的30%,远销全国500余座城市,并出口国外。在凌源‌‌东方百合主题公园里,游客在花海中追逐光影;花卉市场的冷链物流线上,带着晨露的百合正飞往莫斯科的花店;抖音直播间里,短视频记录着“红天霸”的绽放瞬间。非遗工坊中青年设计师将百合元素融入皮影戏服,让古老艺术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这些新时代的“种梦人”,正用智慧与汗水,让凌源百合的芬芳飘向更远的天际。


  当暮色浸染红山,百合花海披上金色的纱衣。微风拂过,百合花株花茎轻轻颔首,仿佛在诉说着一个跨越世纪的故事——这故事里有泥土的厚重,有科技的温度,有文化的根脉,更有凌源城在时代浪潮中绽放的勇气与担当。凌源百合,不仅是绽放在枝头的花朵,更是流淌在血脉里的精神图腾,在岁月长河中永恒芬芳。


  北方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当大地还残留着丝丝寒意,百合便在不经意间从沉睡的土壤中探出了头。北方的百合,以它的坚韧、美丽与温情,在这片土地上演绎着独特的生命之歌。它见证了北方四季的更迭,也融入了北方人的生活,成为了北方大地不可或缺的一抹亮色,在岁月的长河中,散发着永恒的魅力。


90002.jpg


  在晨光中苏醒,百合的幽香正沿着大凌河蜿蜒而下。非遗皮影戏的幕布上,百合仙子与红山女神的传说交织,琴弦震颤间,花瓣飘落成古老的象形文字。蔬菜花卉管理局的实验室里,培育的种球正在智能温控箱中萌动,他们将传统农艺与现代科技熔铸,让东方百合的种球在凌源的土地上实现“中国芯”的突破。这些带着燕山霜露的种球,正沿着“一带一路”走向世界,在异国他乡续写丝路花语。成为凌源人心中永不褪色的画面。(文:露薇图:主办方提供)


(责任编辑:宗元)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文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