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党员》2025年第14期
多次去重庆的潼南,却未曾去过潼南的太安镇。潼南朋友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我:“没到过太安,算到过潼南么?”
这话新鲜,朋友何以如此看重太安之于潼南呢?我遂有了非去太安看看不可的想法。
1
入夏后的一个周末,我专程前往潼南区太安镇。由朋友陪同,我们首先来到了瓜果飘香的果蔬采摘园。
朗润的阳光下,小番茄浑圆红润,红颜草莓圆锥形的果实颗颗饱满,扁圆形的蓝莓光滑的表皮上蒙了一层白霜似的果粉,微风中散发出可人的甜香味。来此体验休闲之乐的男女老少兴致盎然,挎着竹篮三五成群地随心采摘,偌大园区内不时腾起欢声笑语。
这时,约三十米外的蓝莓园传来阵阵童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趋前细听,方知是年轻的家长发现有小孩在边摘边吃蓝莓时有浪费现象,便“惩罚”几个孩子一起背诵唐朝李绅的《悯农》,教育他们要懂得农人劳作的辛勤不易,从小养成珍惜每一粒粮食、珍惜每一颗蓝莓的好习惯。亲子教育,别开生面,我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朋友介绍说,每逢节假日,重庆中心城区和市外毗邻地区来客较多,类似场景屡见不鲜。为满足成渝地区为主的游客所需,太安铆足了劲发展四季果蔬和特色水产养殖,探索“我在太安有块地、有块田、有棵树、有条鱼、有园菜”的共享经济。现全镇果园就有28个、5000余亩,品种丰富多样,四季可摘可赏,去年产量约5000吨,销售额超6000万元;大型蔬菜种植企业有13家,标准化种植基地有3000多亩,还有7万亩轮种面积,年产量17万吨,年产值达1.5亿元,去年国内外市场的鲜菜销售额超5000万元。
听着朋友热情洋溢的介绍,我们穿过桃园、橘园、葡萄园、西瓜园,来到了前不久在“2024年长三角及全国部分省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中荣获“优秀公共文化空间案例奖”的果蔬书院。
书院占地20余亩,秉承“小书院、大文化”理念,以太安果蔬产业为基底,致力于农文旅融合发展,是一个集耕读文化、劳动技能、休闲旅游、研学团建于一体的农科艺术田园型书院。
院内林木葱翠,环境宁静优雅,原木质地的书架和桌椅散发出淡淡幽香,与院外“瓜蔓藤枝生香暖,果实圆润味鲜甜”的田园风光融为一体,共同营造出一方远离尘嚣、静谧美好的桃源美景。
蜿蜒的石质小径,连接着正在举办活动的院落。九蔬堂内,聆听柠檬讲座的游客在中场休息,茶歇闲聊;红雨厅里,参加读书分享会的人们在品尝现磨咖啡;稍远处的草坪上,年轻的姑娘小伙在体验潼南蔬菜烧烤的美味。喜欢传统文化的朋友则另辟蹊径,带着我们去了三个人文景点。
聆听着他如数家珍的介绍,我们见识了全国首个汉字起源全息沙盘,通过观摩古代田猎、农耕、手工等方面十个字源的具象场景,加深了对汉字文化和古代耕读文化的了解;在二十四节气林,从树木的生长周期和节气的变化中,进一步认识了每一个节气的特点和农业传统活动的规律,直观生动地感受到中国农耕文化的智慧和魅力;在汉字组成的字林小径、四民月令云行廊、田园文化反复诗等“网红”景点,领略了汉字的更多奥秘,进一步感悟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步出书院,来到平坦、笔直的景观大道。道路两旁是花团锦簇、仿佛一望无际的玫瑰花田。花田深处,是一幢幢、一排排精美别致的民居小院,花香四溢间,旖旎的琼江河映照着和美乡村流向远方。
田园太安,美如画卷。真羡慕那些在美景中拍照“打卡”玩视频的红男绿女翩翩少年,多彩玫瑰、花语各异,但交织出的都是绚丽丰实的浪漫,她属于青春,也属于未来。
重庆市潼南区太安镇。潼南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2
重庆美食界有一句直抒胸臆的话,名头颇响亮:“不吃太安鱼,心头不安逸!”它洋溢着太安鱼发源地主人们的自豪和爽朗,也反映了域外食客对太安之美味难以忘怀的印象或久闻其名却尚未得而食之者心向往之的艳羡情愫。
走进太安镇上的太安鱼一条街,恰逢当地正举办太安鱼美食节演唱会,我们便就近找了一家鱼庄落座。台上,一位帅哥音乐人正弹着吉他纵情歌唱:“太安鱼/你是我舌尖上的旋律/你是我生命中的惊喜……”烟火气息浓郁的词曲,引发台下一阵又一阵的热烈掌声。
太安是巴渝美食名镇,其菜谱大全排首位的就是声名远播的太安鱼。
太安鱼的前身可追溯至唐代的“缩项鳊鱼”。据《潼南志·物产篇》记载,太安镇瓦漩沱所产的鳊鱼“腹如越斧,色青黑,味鲜美”,曾被作为孟蜀时期的贡品,被称为“禁溪贡鱼”。明清时期,太安人便以鳊鱼为材,独创“大火豆腐细火鱼”的烹法,奠定了它在泱泱川菜中的名肴地位。然而,鳊鱼产量有限,智慧的太安人转而选用花鲢、白鲢等近似鱼类,并革新工艺为“大火煮细火煨”,融巴蜀食韵、传千年技艺,让这道太安首菜从宫廷珍馐走向市井江湖,于广阔的烟火巷陌间深获好评。
20世纪80年代,扼当时川渝腹心陆路交通要道(今国道246线)的太安镇成为南来北往的汽车司机歇脚之所在。镇上的厨师从琼江捕捞活鱼现杀现烹,其麻辣烫、细嫩鲜的特质,每一口都是自然山水的馈赠,每一口都似在咀嚼百味人生,令天下食客大快朵颐而神清气爽,太安鱼的美名从此经由滚滚车轮传遍巴山蜀水和祖国大江南北。
朋友介绍说,从古代贡鱼到现代川菜名肴,太安鱼2009年入选重庆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24年入选“渝味360碗”头碗菜。如今,太安鱼店已遍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个城市,并正走向更为广阔的海内外市场。
为做大做强“一条鱼”产业,该镇着力开发“太安鱼+”系列菜品,评选星级太安鱼庄,打造太安鱼美食产业园及太安鱼非遗体验中心,发展太安鱼加工和调料产业集群,建设智慧水产养殖基地。为保证鱼的品质,全镇已建有近6000亩太安鱼养殖场,年产量8000吨,今年产值有望达到3亿元。
一条太安鱼,做成惠及千家万户的大产业,我们为太安百姓高兴和振奋!
这时,店小二一脸喜气地端来了一锅热气腾腾、鲜香诱人的太安鱼。哈哈,该我们上桌啦。朋友叫一声:“开整!”我便毫不客气地扒拉下一块放入嘴里。呵呵,鱼肉融化于舌尖,麻辣的舒爽、鲜嫩的细腻诠释着醇浓与清鲜并重的神韵,瞬间传遍全身,每一个细胞都得到了抚慰。
因要开车回家而不能喝酒,主人颇感遗憾,我亦心有不甘。好在太安不远,改天一定再去,去了一定约朋友小酌,深度体验太安“全鱼宴”在舌尖的美妙,也许微醺间更能识得太安鱼于千年文脉与市井气息交融中的人生滋味和人间智慧。
太安鱼庄,后会有期。
太安鱼。潼南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3
重庆(潼南)农科城以太安镇为重点,核心区域面积达10平方公里,且正高质量地成长着。
农科城是潼南的农科城,更是全市、全国的农科城。其定位和期待是:以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目标,以发展未来农业、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为主线,以解决丘陵山区农业瓶颈为突破口,以太安罐坝为核心区、以潼南全域为引领区、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尤其是涪琼两江沿线为示范区、以百万平方公里西部丘陵山区为推广区,聚焦“特色种业、智慧农业、绿色农业、未来食品”四大领域,建设“长江上游未来种谷、乡村未来智谷、西部未来绿谷、川渝未来食谷”,着力打造西部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朋友兴奋地告诉我们,作为美食名镇和产业强镇的太安,农科城的落地为推进共同富裕、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劲动能。他们聚焦助力建设一流农科城、推进和美乡村试点,集聚了西南大学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基地、重庆大学太空育种基地、南昌大学重庆研究院等一批科研平台,建成了重庆乃至西部地区最大的蔬菜数字种苗基地——重庆(潼南)农科城数字种苗工厂,未来农场长出的太空番茄、立体蔬菜未来感十足,智慧农业、生态农业等新业态在此济济一堂、竞相绽放。
同时,他们加快建设“未来乡村”示范片,依托数字赋能,加强智能治理,建立网格群,畅通群众发现上报问题平台,指挥中心分析研判、智能派单、分流转办、实时监控,展现了未来乡村的生活场景;还建立环境红黑榜公示和最美庭院评比制度,各家各户排污集中处理,生活垃圾实现“分类投放—集中收集—定时清运”管理,人居环境全域优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日头偏西,凉风习习。沿着村里新铺设的彩色步道走至琼江河畔一处高地,我发现此行逗留时间最长的罐坝村是一块三面环水的半岛形宝地,而我们走过的园区、书院、花园、基地等处连接起来恰好构成一个圆圈。
我对朋友说:“这几个点组成了一个漂亮的圆,可否把这几个成功的点组成的圆看成是太安献给潼南‘世界宽谷·田园城市’定位的美丽花环?”
朋友反应很快,立马机敏作答:“谢谢鼓励,如果真有花环,首先应该献给关心潼南、爱护太安的区外朋友。”稍顿片刻他又说:“这片钟灵毓秀、物阜民丰的沃土是美梦赠人的良善之境,凡到过这里的人夜晚都会有好梦。”
朋友的表情比阳光朗润、眼神比江水清澈,很是温暖人心。是这样吗?我相信,因为我们都是追梦人。
祝福太安,祝福潼南,祝福巴山渝水间的每一个乡镇和村庄都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