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晋蒙民歌之旅”赏读活动在津举办
2025年05月14日   13:45 |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天津5月14日电(记者崔新耀)5月13日,由首都图书馆发起并联合天津图书馆、河北省图书馆、山西省图书馆和内蒙古图书馆共同主办的“别样的阅读・京津冀晋蒙民歌之旅”第二站——“沧海有龙吟・天津民歌赏读会”在天津图书馆启幕,通过全媒体平台直播精彩呈现。活动围绕“中国人的音乐——生声不息的民歌”主题,以民歌这一“活态文献”,串联起华北大地悠久的人文脉络。


  天津民歌承载着天津这座城市的风土人情,是地域文化的生动体现。它融合了天津的地理、方言、习俗、建筑等元素,传递着天津人民的幽默与勤劳,是民间艺术的璀璨宝库。


  活动特邀天津音乐学院教授赵振岭担任导读和导赏人。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专业的音乐素养,为读者详细阐述了天津民歌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赵振岭以天津民歌中的号子、时调等为例,深入剖析了天津民歌的唱腔、曲调及其演变过程,使读者对天津民歌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汉沽80岁的渔民赵加岺,携刘翠祥、刘翠波兄弟带来《捯网号子》。伴随着节奏,他们的每一声号子都仿佛从岁月深处呼啸而出。粗犷原始的号子声,让人感受到渔民们在大海上劳作时的艰辛与豪迈,也展现出天津沿海地区质朴的生活风貌。


  刘慧慧和赵天刃用天津方言演绎的《十朵花》,“说了一个一,道了一个一,什么样子开花在水里?”“荷花开花在水里嘛一二呀二呦。”男女声对唱,一问一答,巧妙地设置了一系列的悬念,引人入胜。《莲花落》的表演同样别具一格。


  此次活动主办方负责人表示,此次“别样的阅读・京津冀晋蒙民歌之旅”天津赏读会,通过读、讲、观、赏等多元融合的阅读形态,激发了读者对天津民歌的兴趣,更满足了读者的文化需求,还让公众领略到天津民歌的风格各异和鲜明特色,同时也有效提高了馆藏资源的利用率和活化率。


(责任编辑:张伟)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文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