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城百艺 非遗名录 | 立春了 “春牛”怎么打?
2022年02月07日   14:06 | 来源:文旅中国

1644121722715368.jpg


  “立春”已过,春天来了。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自秦代以来,中国便将“立春”视为春季的开始,万物开始复苏,一年四季也由此开启。“立春”当天,民间素有迎春、打春牛、抢春等民俗活动。在古时,百姓会举行“鞭打春牛”仪式,祈求新的一年五谷丰登。


  “打春牛”这一活动,源于周代《礼记·月令》中的“出土牛,以送寒气”之说。这一活动固定于立春之日,始于汉代。其后历代都有关于制土牛的记载。


  “打春牛”习俗在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一带留传至今。其主要活动都在县城区域内开展。内乡县各个乡镇及镇平、淅川、西峡、邓县一带,每年立春期间也有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许多民众在立春当天会赶至内乡县城参加活动。


  最早,“打春牛”为官民共享的习俗,后逐渐演变成当地民众自发组织和参与的民俗活动。


  立春前一日群众自发组织队伍去先农坛祭拜春牛和芒神。祭拜完毕,在附近田里耕地以祈丰年。立春日民众手执彩旗、敲锣打鼓齐聚内乡县衙。有礼官装扮者将纸糊春牛放置广场中心,有县令装扮者根据习俗绕牛三圈并鞭打春牛,将春牛击破,牛肚内五谷、干果、红枣、核桃等纷纷落地,群众欢呼抢食,以期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吉年有余。


  随后群众在县衙周边开始游街闹春,鼓乐、狮子、旱船、高跷等民间杂耍尽情表演;闹春后长辈给孩子带上春鸡、亲朋互送春牛、剪纸幅字等,相互表达祝福之意。


  内乡县衙的迎春活动由来已久,现已成为该县最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


  2021年6月10日,内乡打春牛习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作者:路雪)

(责任编辑:宗元)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文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