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现在环境卫生好多了,门口的垃圾桶每天都有人及时清运。”近日,大同市平城区委第三巡察组到小南头街道东王庄村回访时,村民高兴地对巡察组工作人员说道。
今年以来,平城区聚焦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做深做实对村巡察,在真巡实察中提升群众满意度。
开展村级巡察,重点是要着眼民生问题,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把巡察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平城区聚焦党中央惠民利民政策在基层贯彻落实,紧紧围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乡村振兴资金使用、低保办理、12345政务服务热线处置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强化巡察监督。制定对村巡察工作方案,梳理村级巡察共性、个性问题清单等,推动对村巡察精准有效。
监督中,平城区紧盯“关键少数”,积极拓展群众参与村级巡察监督路径。将村“两委”班子特别是“一肩挑”人员作为监督重点,通过场院会、走访入户、个别谈话、设立“巡察信访接待点”等形式,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村“两委”班子履职尽责、廉洁自律等情况,提高巡察针对性、有效性。在2025年平城区委第七轮巡察期间,各巡察组共走访群众30余户,谈话195人次,接受来信来电来访52件次,收集意见建议40余条。
抽调人员专业不对口、工作一时难以上手一直是制约基层巡察工作高质量的重要因素。平城区改变过去区直单位“派兵”模式,由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直接“点将”,根据对村巡察工作特点,遵循“巡什么事,抽什么人”的原则,统筹巡察人员力量调配。注重从组织、民政、财政、审计、社保、农业农村等部门和单位抽调熟悉基层党建、农村“三资”管理、社区建设、民生政策等方面的业务骨干,组建专业化巡察组,确保“术业有专攻”。
此外,平城区构建巡察整改闭环,推动监督、整改、治理有机融合,持续提升整改质效。制定《关于加强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责任清单(试行)》《巡察整改质效评估办法》《关于巡视巡察整改日常监督实施办法(试行)》等制度,以压实责任、整改促治为手段打造监督“全链条”运行机制。同时,今年以来,对巡察期间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探索运用“群众吹哨、巡察督办、街道协调、部门解决”模式,通过下发《立行立改建议书》,推动解决惠民政策落实不到位、村居环境脏乱差、村自来水管道年久失修等民生实事20余件。
“下一步,我们在开展对村巡察‘回头看’中,从‘小切口’入手,聚焦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持续用好用足立行立改和边巡边改,切实为群众解决民生实事。”平城区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表示。(秦世珍、刘疏桐、李亚南、庞祺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