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商都县综治中心“一站式”解纷:小平台撬动基层治理大格局
2025年07月19日   13:33 | 来源:中国文信网

  近日,商都县一场牵动400余名村民的土地承包纠纷,在县综治中心“一站式”调解下画上句号。握着沉甸甸的承包款,村民们紧锁的眉头舒展,转身投入春耕的忙碌——这正是该县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以来,以高效解纷守护民生的鲜活注脚。


  自2024年底启动实体化运行,商都县综治中心已成为群众心中化解矛盾的“主心骨”,“有矛盾找综治中心”的共识在城乡街巷悄然扎根。这个集矛盾调解、法律服务、民生代办于一体的综合枢纽,凭借“一站式受理、全链条解决”的机制优势,将大量纠纷吸附在基层、化解在萌芽,为县域和谐稳定筑牢了坚实底座。


  高位统筹,织密“责任网”


  县委、县政府将综治中心建设列为深化政法改革的“头号工程”,县委书记挂帅领导小组,4次专题推进会压实责任,县委政法委主要领导30余次一线调研破题。如今,“县—乡—村”三级治理体系高效联动:500余平米的县级中心“一厅三区八调解室”全天候运转,乡镇级中心实现独立场所全覆盖,村级工作站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将触角延伸至村口巷尾。三级架构职责互联、无缝衔接,构筑起基层治理的“铁三角”。


  机制创新,畅通“快车道”


  中心大厅的“一窗通办”模式,让群众诉求有了“直通车”。访情、诉情、警情统一登记后,循着“即接即办、分流督办、依法终结”三步流程闭环处置,真正实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此前15名农民工讨薪案中,政协与法院联合调解团队3天内促成协议履行,便是机制效能的生动例证。数据显示,中心运行首月受理纠纷35件,6件当场化解,19件限期办结,效率与口碑双向攀升。


  法治筑基,筑牢“防火墙”


  法治思维贯穿解纷全过程。对调解未果的纠纷,中心精准对接仲裁、诉讼渠道,全程跟踪督办,确保“案结事了”。某劳务纠纷通过司法确认程序,既为农民工撑了腰,也为企业规范用工立了尺。同时,《信访工作条例》等普法宣传常态开展,引导群众从“信访”向“信法”转变,从源头减少矛盾滋生。


  延伸触角,激活“末梢神经”


  解纷阵地持续向基层前移。村级工作站由村支书牵头,网格员、联户长协同发力,将调解室搬到群众“家门口”。目前,自治区政法委包联的2个示范村已建成“党支部+网格员+联户长”机制,第二批12个村(社区)正加速推广。正如县委书记杨文辉所言:“要让精细化网格治理的阳光,照亮每个角落。”


  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从“粗放管理”到“精细服务”,商都县综治中心以规范化、实体化运行为支点,正悄然重塑基层治理生态。这个承载着群众期盼的“一站式”平台,将继续以法治为纲、服务为本,书写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商都篇章,为社会长治久安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穆锴)


(责任编辑:宗元)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文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