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酱心
2023年09月07日   15:27 | 来源:中国文信网

  始立于合江先市酿造食品有限公司门前一副门迎突映眼帘,“调和五味,造福万家”,看到落款,我心中瞬间涌入五味,那是我曾工作过的军事博物馆第一任馆长贾若愚题写,于是我怀着深厚的感情色彩踏入先市酱油公司大门。


360截图20230907152638120.jpg


  合江县先市酿造食品有限公司始创于的清朝末年,位于赤水河流域腹地,在先市镇赤水河畔120多年传承不息,拥有我国连续使用时间最长、保护最完整的天然晒露发酵场和酱油酿造作坊。至今仍在原址坚持用传统的手工技艺酿制酱油、醋、豆瓣、腐乳等调味品。多年来,先市酱油一直遵循传统古法酿造技艺,坚守百年原址作坊酿造。其中,先市酱油天然晒露发酵场和持续使用至今的百年酿造作坊经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先市酱油传统酿制技艺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我国酱油行业拥有“双国宝”的品牌。被专家学者誉为“中国酱油传统酿造的活化石”。


360截图20230907152648887.jpg


  酱油由“酱”演变而来。根据资料记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和食用酱的国家,最早可追溯到周代,到秦汉时期,出现类似酱油的调味料。到北宋,酱油一词开始出现,苏东坡在《格物粗谈·韵藉》中说:“金笺及扇面误字,以酽醋或酱油用新笔蘸洗,或灯芯揩之即去。”据《合江县志》记载,从元代开始,合江先市镇就有手工酿造酱油的传统,酱油,中国之味,合江,中国酿造之乡。


  赤水河,万古流,上酿酒,下酿油…悠悠岁月,见证时代发展和变迁历史,也见证因盐而生的合江酱油百年传承。非遗传承人给我们娓娓道来,合江古法酿造的酱油,历经十二道工序,蒸煮黄豆,接种制曲,日晒夜露,自然取油等等,无不凝聚师傅们的心血,日日月月24小时坚守,每一滴酱油从黄豆到最终酿成,至少经历1000多天日晒夜露,甚至更久的生命涅槃。


360截图20230907152701184.jpg


  举目四望满眼缸阵,扑鼻的酱香,围着酱园,环行在赤水河畔,我领会了先市人做足了“+文旅”文章,讲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故事,围绕酱油打造“工业+文旅”食品酿造产业,以原生态食品生产和古法酿造产业为主导,以旅游观光、文创体验、民宿休闲为载体,推动乡村旅游。围绕酱油酿造文化,用“本土文化符号+多彩工艺”形式,以“百年老作坊群”为载体,创新策划文旅走廊非遗之旅路线。


  沿着游览路线最后我们来到了先市酱油体验店,先市酱油的鲜与香在这里有了真实的体验,先市酱油不仅是食盐的健康代用品,而且融合了食材的各种味道,导游人员向我们介绍说,多年来,先市酱油一直坚持在百年原址上用传统手工技法酿造酱油、醋、豆瓣、腐乳等调味品,坚守品牌天人合一、食材合一、技法合一的绿色生态发展。面对着琳琅满目的各色各样的酱油导游员说到,敬请各位在做汤、烧菜、拌菜(饭)、蘸汁中试用先市酱油,肯定使您的各种佳肴可口诱人,美味鲜香!(图文:露微)


(责任编辑:宗元)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文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