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社会对养老服务和健康服务等需求持续增加。如何让老人老有所养、幸福加“码”?6月25日,桃源未来社区授牌仪式暨鑫颐·太湖椿开园在浙江湖州南太湖新区举行。
据悉,桃源未来社区将创建健康、邻里、服务、治理、慈善、教育等场景,并通过康养公园、邻里中心、社区服务综合体等多个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为居民打造15分钟生活圈。
南太湖新区滨湖街道康养联合体、新时代上海中俄文化交流协会合作基地、上海市静安区退休教育工作者协会养老机构示范基地等在会上进行了集中授牌。同时,浙江省慈善书画联谊基地在此签约、授牌。“湖州已成为推进书画艺术与慈善事业融合发展,传播弘扬现代慈善文化的重要阵地。”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会长陈加元提出,基地的成立进一步推动慈善书画联谊的社会化、基地化、常态化,为湖杭两地慈善艺术交流搭建了有效、便捷的新平台,为慈善文化进基层提供了生动实践。
当下,养老产业发展迎来更强政策助力。浙江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全域推进未来社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2035年,(浙江)基本实现未来社区全域覆盖。全域未来社区建设,为企业提供了新赛道,投资未来社区的九大应用场景成为企业的新业态。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布局养老应用场景,探索养老新模式,也形成了康养产业、适老化改造、医疗照护等多项“产业链”。
承建桃源未来社区的鑫远集团聚焦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提出“构建‘未来社区’的大健康产业体系”的战略定位。鑫远投资集团董事长谭岳鑫说,公司通过打造普惠型介护中心、适老化公寓、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家庭医生等养老体系,探索可持续运营的模式路径,强化未来社区建设有效落实,提高群众获得感。
“养老是未来社区保障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感的‘重要课题’。”湖州市民政局党委委员、二级调研员郎勤茂表示,作为“七优享”工程,“老有康养”是浙江省政府重大民生保障之一,太湖椿的养老模式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强养老服务供给、机制模式创新的有效实践。(汪菁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