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甘肃藏区千名少年联合发起"七子书屋•千万童心传家风"倡议
——家校社协同育人创新实践 开启新学期第一课
2025年09月04日   21:28 | 来源:中国文信网

  2025年9月4日,一场连接首都北京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坪垭藏族乡的特殊「开学典礼」隆重举行。北京市密云区河南寨镇中心小学、台上小学、提辖庄小学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坪垭藏族乡坪垭中心小学的2000余名儿童,同步发起"七子书屋•千万童心传家风"倡议活动,以跨越山河的童心共鸣,共同上了一堂意义深远的"开学第一课"。


90001.jpg

北京市密云区河南寨镇中心小学启动仪式现场(局部)


9002.jpg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坪垭中心小学启动仪式(局部图)


  本次活动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全新创新实践,由中国宣纸博物馆、北京圆梦公益基金会等机构联合两地四校共同举办,旨在探索儿童少年健康公益教育新模式,推动家校共育,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德智体全面发展。


  感人现场:童心向党,共倡家风


  上午9时,启动仪式在四所学校同步进行。北京市密云区河南寨镇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张晓敬与甘肃武都坪垭藏族乡坪垭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陈武红,共同带领孩子们宣读倡议书。2000余名儿童少年以整齐划一的声音,面向全国发出“不忘生我的亲人、不忘养我的故里、不忘祖辈的乡音、不忘民族的精神”的“永不忘祖”倡议,场面庄重而感人。两位书记用身教,带领学生不忘祖、传家风。


9003.jpg

北京市密云区河南寨镇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张晓敬带领孩子们宣读倡议书


90004.jpg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坪垭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陈武红带领孩子们宣读倡议书


  庄重授旗:践行诺言,知行合一


  庄重宣读倡议后,举行了具有扎根意义的授旗仪式。北京市密云区河南寨镇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张晓敬、校长王海荣向本校“七子书屋”执行长、副校长刁小伶授予了“七子书屋传家风支队”队旗。


90005.jpg

密云区河南寨镇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张晓敬、校长王海荣向本校“七子书屋”执行长、副校长刁小伶授旗现场


  与此同时,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坪垭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陈武红也向本校“七子书屋”执行长、副校长王水军授予了同样意义的队旗。


90006.jpg

陇南市武都区坪垭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陈武红向本校“七子书屋”执行长、副校长王水军授旗现场


  上午9点30分,“七子书屋传家风”队旗在北京和坪垭藏族乡同时飘扬,象征着北京与甘肃藏区两地儿童少年联合发起的“永不忘祖”倡议进入行动阶段,彰显了共同传承家风、践行知行合一理念的决心,标志着“七子书屋”项目在全国正式启动。


  爱心传递:跨越千山的深情厚谊


  活动中,一个温情的插曲令人动容。甘肃陇南的一位年过六旬的智慧奶奶孟雅玲女士,自幼身患小儿麻痹症且经济并不宽裕,仍从积蓄中挤出1000元,特意请大国工匠、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为藏族儿童定制了可记录九十九届校友典礼的《家国记忆》专辑,捐赠给藏族乡学校。“希望孩子们记住根脉,健康成长”,孟奶奶简单而真挚的祝愿,体现了活动深厚的教育意义。


90007.jpg

甘肃陇南武都区一位年过六旬、身残爱不残的智慧奶奶孟雅玲捐赠现场


90008.jpg

上图右:工商银行陇南分行工会副主席、爱心诗人郭军赠诗现场


  工商银行陇南分行工会副主席、爱心诗人郭军也亲笔题诗,为藏区儿童送上祝福,这些跨越地域的爱心举动成为活动温暖的注脚。


  七子书屋:知行合一的智慧乐园


  在启动仪式上了解到,“七子书屋”不是一个图书室,而是一个让智慧落地、让认知转化为行动的知行合一实践基地。


  “七子书屋”捐赠方代表在向师生介绍项目时表示:健康公益教育,是“七子书屋”主要功能之一。知行合一,是身心健康的基石。如果“知”与“行”分裂,内心就会发生冲突,冲突严重的时候,五脏俱焚、撕心裂肺,就会生病。当“行”与“知”形成良性循环时,学习成绩就会直线上升,身体就会越来越强壮,智慧就会一天一天增长。


  “七子书屋”捐赠方代表在介绍项目时嘱托儿童少年:如果想长大后成为挺拔参天的大树,那么,就应该从现在做起,抓紧扎好一个“根”,练好一颗“心”。一个根,就是:永不忘祖。在家里,父母是你的根;在学校,书记校长、老师是你的根;在班级,友爱互助是你的根;在社会,信用是你的根。


  一颗心,就是告别“三心二意”。只有坚持知行合一,才能练成一颗心。“知行合一”,简单讲,就是老师引路,家长护航,自己努力,把知道的做出来,把说过的落实好,把想到的变成现实。


  “七子书屋”的七子,从入门的角度解释就是指:“眼、耳、鼻、舌、身、口、心”七种感知分子。聚焦“七子”知行合一的智慧培养,通过系统训练方法,帮助孩子们做到知行合一,实现学习成绩与身体健康的共同提升。


90009.jpg

北京密云七子书屋校园牌匾照


  根脉传承:共诵《根》文震撼人心


  “我是有根的蒲公英,带着故乡的土远行……千里万里回头望,耳边都是娘亲的叮咛……”活动现场,两地儿童集体朗诵《七子书屋共勉文:根》,以蒲公英为喻,深情表达对母亲、对家国的眷恋,震撼人心的朗诵声在两地校园间回荡,许多师生和家长感动落泪。


90010.jpg

甘肃坪垭藏族乡儿童少年在活动中认真朗诵《根》文


  未来规划:全国推广进行时


  据悉,启动仪式后,本项目将以北京七子书屋为旗舰,以藏区七子书屋为实践,通过公益方式为全国更多的符合条件的幼儿园、小学培训“七子书屋”总执行长、执行长、执行教师,免费开展“七重智慧训练法”。家庭也可根据条件申请“家庭版七子书屋”,同时全国范围内将征集“智慧奶奶”参与支持七子书屋千万童心传家风、参与“天伦之乐-隔辈亲”场景化训练。


  北京市密云区河南寨镇中心小学书记张晓敬表示:要将《七子书屋·千万童心传家风——永不忘祖倡议》深度融入每周升国旗仪式,让红色国旗与家风传承同频共振,在庄重氛围中根植“永不忘祖”的信念。


  北京市密云区河南寨镇中心小学校长王海荣表示:“这是一次教育创新的有益尝试,通过家校社共建机制,为孩子们营造了全方位的成长环境。”


900011.jpg

陇南市武都区坪垭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陈武红


90012.jpg

北京市密云区河南寨镇中心小学校长王海荣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坪垭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陈武红表示:我们是一个偏远的山区藏族乡纯藏族子女学校,能与首都高水平的学校互动,是第一次,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今天,北京与藏区孩子的朗诵声同频共振,这是民族团结最动听的和声。“七子书屋”种下的不仅是家风的种子,更是国家未来栋梁的根脉。


  此次北京与藏区两地公益协作,不仅创造了文化传承与儿童教育创新实践的重要案例,更为推动教育公平、促进民族团结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模式。(主办方供稿)


(责任编辑:宗元)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文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