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堡县张家山镇走出了文学巨匠柳青、经济学家张维迎,加工出了畅销全国的手工空心挂面。今年以来,该镇结合地方特色旅游文化、美食产品、自然人文风貌,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了一系列别具特色的实践活动,奏响了乡村振兴“幸福曲”。

“规定动作”走“新”
“嗨!李亚军同志,党史快问快答,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什么?”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月7日,张家山镇党政综合办的一名工作人员穿梭于办公区域,向遇到的每个党员干部提问相关党史内容,在一问一答中,激发了大家学习党史的兴趣,也检验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张家山镇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压实工作职责,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相结合,对照任务目标,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召开动员会、制定工作方案;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开展自学和集中学习,镇党委书记带头讲党课,班子成员带头学、定期撰写心得体会;借助村四支队伍的理论力量,结合“三会一课”、基层党校、道德大讲堂等平台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高质量落实党史学习教育“规定动作”,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全面铺开、迅速升温。
“我们通过微信群、电子屏、横幅等营造红色氛围,同时号召党员干部群众关注党史学习教育抖音账号等,成立宣讲志愿服务队,通过创新宣传方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张家山镇党委书记王娜说,通过党员干部“集体培训学+个人自学+线上线下结合学”等多种学习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党员干部学习全覆盖。
“自选动作”走“心”
4月22日,一条党史学习教育抖音短视频火爆朋友圈,视频通过合唱《唱支山歌给党听》来宣传党史,宣传张家山镇山水人文特色、红色文化基地,用耳目一新的宣传方式赢得群众广泛认可。
这条短视频的拍摄由张家山镇党史学习教育办公室发起,是该镇“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系列主题教育内容之一。为了让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张家山镇创新学习方式,强化学习效果,拍摄党史快问快答、唱响红歌等专题片3个,全面激发了党员干部的学习积极性,更提升了宣传效果和档次。
与此同时,张家山镇充分利用本地红色革命遗址、红色资源多样学党史。镇党委清明节前夕组织党员干部祭扫革命烈士墓,缅怀先烈、弘扬爱国精神;组织志愿者开展以“学雷锋精神,扬志愿清风”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在柳青文化园开展“捏燕燕”文化传承活动,利用传统民俗,推广旅游文化;组织群众开展“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大秧歌、唱红歌等方式凝聚党心人心;组织“转战陕北路、光耀新中国”主题实践活动,在川口村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公园学党史、讲党课、唱红歌,明初心、记使命、扛责任。
检验成效看“行”
让群众有幸福感、满足感是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使命。张家山镇党委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全镇工作融会贯通,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让广大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全镇大力推广“挂面+旅游”产业模式,以“柳青故里、舌尖之旅”为品牌打造“手工空心挂面特色小镇”,确保挂面产业“产量大+销售快”,破解群众产销难题;发展花椒、山地苹果、山地青梨等特色林果业,积极走好“托管”道路,解决了群众“管护难+销售难”的问题;全力推进“辛庄课堂”建设,用“辛庄课堂”建设美丽辛庄,把“辛庄课堂”作为该镇对外开放的“新窗口”和带动文化旅游的“新引擎”,全力破解旅游产业发展瓶颈。
该镇党委还广泛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和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党员干部深入各村调研,收集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目前,收集问题线索13件,办结13件,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体现在干事创业行动上、体现在为民服务实践上。
来源:榆林日报(文/王亚妮 李韬)
(责任编辑:王亚妮 李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