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癌”生命,你我在行动 榆林二院开展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义诊活动
2021年04月21日   09:32 | 来源:榆林市第二医院
  4月15-21日是第27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4月20日,榆林二院肿瘤科、放疗科在门诊大厅开展以“健康中国,健康家,关爱生命,科学防癌”为主题的义诊活动。旨在倡导所有人积极行动,人人参与,提高群众对癌症的预防筛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定期防癌体检,促进家庭健康和谐,降低癌症带来的家庭及社会危害。

 
  活动现场,各位医生耐心倾听和解释患者的各种问题,提供个性化、针对性指导,为群众提供免费的医疗咨询。并向过往市民宣传肺恶性肿瘤、结直肠恶性肿瘤、胃恶性肿瘤、宫颈恶性肿瘤以及乳腺恶性肿瘤的防治知识,发放宣传资料500份,引导群众关注健康、科学就医、早预防、早治疗,让科学防癌深入理念,推动陕北地区的癌症科普教育工作。
 

 
  癌症是人体细胞在外界因素长期作用下,基因损伤和改变长期积累的结果,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复杂渐进的过程,从正常细胞发展到癌细胞通常需要十几年到几十年的时间。这就给了我们很多的时间,来预防并早期发现肿瘤,将肿瘤扼杀在摇篮里。大部分的恶性肿瘤,如果能做到早诊早治,均可获得治愈机会。
 
  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几种常见恶性肿瘤吧。
 
  乳腺恶性肿瘤
 
  一、高危对象
 
  1.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lobularcarcinomainsitu,LCIS)的患者。
 
  2.既往30岁前接受过胸部放疗。
 
  3.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1)家族(包含一级、二级亲属。一级亲属指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同父母);二级亲属指叔、伯、姑、舅、姨、祖父母、外祖父母)中有BRCA1/BRCA2基因突变的携带者;
 
  (2)家族中有乳腺癌者,发病年龄在45岁前;
 
  (3)家族中有2人患乳腺癌患者(1人双侧或2个单侧),发病年龄在45~50岁;
 
  (4)家族中2人或2人以上患乳腺癌、或卵巢癌、或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患者;
 
  (5)家族中有男性乳腺癌患者;
 
  (6)曾患有乳腺癌、或卵巢癌、或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者。
 
  二、筛查建议
 
  (1)40岁之前不推荐筛查;
 
  (2)40岁开始筛查,推荐每1~2年进行1次乳腺X线检查;
 
  (3)对致密型乳腺(乳腺X线检查提示腺体为c型或d型)推荐与B超检查联合;
 
  (4)70岁以上,体健者、预期寿命10年以上者均建议维持筛查,每1~2年1次乳腺X线检查。
 
  三、乳腺癌高危人群
 
  (1)推荐40岁或更早开展乳腺癌筛查;
 
  (2)每年1次乳腺X线检查;
 
  (3)每6~12个月1次乳腺超声检查;
 
  (4)每6~12个月1次乳腺体检;
 
  (5)必要时每年1次乳腺增强核磁共振MRI检查。
 
  四、预防建议
 
  1.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烟酒,合理营养,保持健康体重,坚持锻炼;
 
  2.适时生育,母乳喂养;
 
  3.参加乳腺筛查,定期复诊。
 
  宫颈恶性肿瘤
 
  一、高危人群
 
  1.有多个性伴侣者;
 
  2.性生活过早者;
 
  3.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者;
 
  4.免疫功能低下者;
 
  5.有宫颈病变史的女性。
 
  二、筛查建议
 
  1.已婚或有性生活史3年及以上的女性都建议进行筛查:
 
  2.21~29岁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3年1次;
 
  3.30~65岁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3年1次;或者高危型HPV与宫颈细胞学联合筛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5年1次;
 
  4.筛查结束时间:>65岁且既往多次检查均示阴性,则结束筛查;若曾诊断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病史者,再持续筛查20年,筛查频率视病情定;
 
  5.接受过子宫全切术的女性(无宫颈),且过去20年里未曾有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CIN3、原位癌或癌症的女性,不需要检查;
 
  6.接种过HPV疫苗的女性,遵循特定年龄的建议(与未接种疫苗的女性一样)。
 
  三、预防建议
 
  1.接种HPV疫苗;
 
  2.不吸烟或戒烟;
 
  3.安全与健康性行为;
 
  4.及时治疗生殖道感染疾病;
 
  5.增强体质。
 
  胃恶性肿瘤
 
  一、高危对象(凡有下述情况之一者,均系高危对象)
 
  1.60岁以上;
 
  2.中度及重度萎缩性胃炎;
 
  3.慢性胃溃疡;
 
  4.胃息肉;
 
  5.胃黏膜巨大皱褶征;
 
  6.良性疾病术后残胃;
 
  7.胃癌术后残胃(术后6~12个月);
 
  8.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9.明确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
 
  10.恶性贫血;
 
  11.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肠癌(HNPCC)家族史。
 
  二、筛查建议
 
  年龄>40岁有腹痛、腹胀、反酸、烧心等上腹部不适症状,并有慢性胃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胃息肉、残胃、胃巨大皱褶征、慢性胃溃疡和胃上皮异型增生等病变以及有肿瘤家族史的对象,应根据医师建议定期进行胃镜检查。
 
  三、预防建议
 
  1.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不暴饮暴食;
 
  2.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
 
  3.减少食用生冷、辛辣、过热、过硬的食物及熏制、腌制等高盐食物;戒烟;
 
  4.少喝或不喝烈性酒;
 
  5.放松心情,合理减压。
 
  肺恶性肿瘤
 
  一、高危对象
 
  1.年龄>40岁,至少合并以下一项危险因素者:
 
  2.吸烟≥20年包(年包指每天吸烟多少包乘以持续多少年,例如20年包指每天1包持续20年或每天2包持续10年),其中包括戒烟时间不足15年;
 
  3.被动吸烟;
 
  4.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5.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
 
  6.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
 
  二、筛查建议
 
  1.对于肺癌高危人群,建议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建议尽可能使用64排或以上多排螺旋CT进行肺癌筛查。扫描范围为肺尖至肋膈角尖端水平。基线CT扫描以后,根据病灶具体情况(形态、大小、边界等特征),建议至专科医院咨询具体下一步诊疗计划;
 
  2.若检出肺内结节,根据结节不同特征,磨玻璃、亚实性、实性结节及多发结节的具体情况进行LDCT复查;
 
  3.根据国情和效能以及我国人群特征,不推荐将PET/CT作为肺癌人群筛查的方法。
 
  三、预防建议
 
  1.建议戒烟;
 
  2.有职业暴露危险的人群应做好防护措施;
 
  3.注意避免室内空气污染,比如被动吸烟、明火燃煤取暖、接触油烟等;
 
  4.大气严重污染时,避免外出和锻炼;
 
  5.有呼吸系统疾病者要及时规范地进行治疗。
 
  结直肠恶性肿瘤
 
  一、高危人群
 
  1.中老年人群,尤其大于40岁之后;
 
  2.不良饮食习惯人群包括长期摄入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同时低纤维素饮食,包括新鲜的蔬菜水果摄入较少的人群;
 
  3.长期吸烟饮酒的人群,长期吸烟饮酒,可能增加结肠癌的发生率;
 
  4.有结肠癌家族史的人群,在一级亲属当中,包括兄弟姐妹以及父母,有消化道恶性肿瘤病史的人群;
 
  5.有结肠腺瘤,结肠息肉以及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人群,应该及早进行癌前病变的治疗,预防其恶变成为结肠癌;
 
  6.炎症性肠病,有炎症性肠病史的人群,应该及时正确的处理炎症性肠病,预防其发生恶变
 
  二、筛查建议
 
  1.观察大便的颜色,如有明显的便血,一定要做进一步的检查。
 
  2.大便OB试验,此检查在每个医院都可以做。如果OB试验阳性,一定要进一步检查,排除结肠直肠癌。
 
  3.主要手段是直肠指检,可以发现30%-40%左右的结肠直肠癌。特别是直肠癌,因为直肠癌发生在距肛门15cm以内的部位。通过指诊可以触摸到肿块,再进一步做肠镜可以确诊为直肠癌。
 
  4.其他的检查还包括基因筛查,如果有结肠直肠癌的家族史,特别是早发的结肠直肠癌家族史,一定要做常规结、直肠镜检查。
 
  三、预防建议
 
  1.要在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方面注意,应该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膳食纤维,有利于减少肠道黏膜的负担,能够起到预防结肠癌的发生。
 
  2.对于35岁左右的人,没有明显的结直肠癌症状,建议每年定期的做便常规或者消化道造影。
 
  3.对于45岁以上的人,可以每年做常规的结肠镜。
 
  来源:榆林市第二医院
(责任编辑:李宏慧)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文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