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彩稻勾勒“红色党建”向往图 义乌赤岸累计建设万亩农业“标准地”
2021年06月28日   13:38 | 来源:中国义乌网
 

  “党徽的图案应该放在这个位置,我们要严格依据坐标图放样,这样才会有完美的效果。”6月24日上午,义乌赤岸镇乔亭村彩稻公园的高标准农田内,几名来自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的学生和义乌市金穗水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冯向伟“擦”出了别样的火花,他们正在为“红色党建”彩稻放样。
 
  再过不久,这片占地592亩的彩稻公园将迎来新的变化——一幅用彩稻勾勒出的“红色党建”向往图。这场试验的顺利进行,离不开赤岸镇农业“标准地”建设工作的有序推进。
 
  据了解,2019年,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响应市政府纯农招商项目,赤岸镇党委政府以乔亭村592亩流转到期土地作为突破口,借助农业“标准地”建设和“美丽田园”创建的东风,借助商城集团结对赤岸西海精品线路的优势,全力推进乔亭村彩稻公园建设工作。
 
  此后,作为彩稻公园的农业大户,在赤岸镇党委的积极对接下,冯向伟向浙江大学水稻研究院教授请教专业知识,并保持着长期交流与合作,助力彩稻长势越来越好。与此同时,赤岸镇持续深化农业“标准地”改革,以集成“美丽田园”建设为载体,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如为农业大户提供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生产作业道、灌溉排水设施、游步道、上下机坡、休息亭等等,并由政府给予补助建设。
 
 
  “农业‘标准地’改革之前,原来的引水渠设施不完善,引水时会漏水,这不仅浪费水,还影响灌溉效率。”冯向伟说,农业“标准地”改革后,赤岸镇负责修复了高标准农田内的引水渠,仅彩稻公园内新建的引水渠就达三四千米长,灌溉效率大大提高。不仅如此,赤岸镇还积极推进农田路网建设,大大方便了机械化运作。
 
  “我从乔亭村流转过来的农田有900多亩,现在这些农田连成一片,操作起来方便多了。”冯向伟说,如今,曾经分散的农田被整合成了大片高标准农田,不仅适合机械化、现代化操作,农作物的产量也比之前增加了10%,大大提升了种粮的经济效益。去年以来,这片彩稻公园还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光,这里成了农旅结合项目的成功尝试。
 
 
  不仅如此,在赤岸镇毛店茶园内,300多亩绿油油的大片早稻颗粒饱满,山坡上的茶叶泛着微光,这幅绝美的景色,正是农业“标准地”改革的又一成效。据赤岸镇农业农村办主任金帅介绍,今年以来,赤岸镇积极推进并完成非粮化整治约5000亩,在此基础上,赤岸镇累计建设了农业“标准地”9924亩,涵盖雅治街、新樟、尚阳、乔亭等村;同时,赤岸镇完成早稻种植1.14万亩,与去年同比增加了2300亩,种植面积与早稻增量均稳居全市第一。
 
  “结合非粮化整治工作,我们计划今年再新建农业‘标准地’2000亩以上。”赤岸镇主要负责人表示,在建设农业标准地和非粮化整治的基础上,将对农田进行逐步提升,建设出更多类似乔亭彩稻公园一样的美丽田园。(记者 龚书弘 编辑 童晓)
(责任编辑:编辑部)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文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