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秩风雨水保路 绿染高原塑青山
——黄河水土保持绥德治理监督局70周年发展巡礼
2022年09月28日   17:01 | 来源:中国文信网

  月落星沉,日出高原;极目云端,千山苍莽。绿意荡漾的晨光中,美丽的陕北黄土高原被新的一天唤醒。清风与薄雾轻绕,青山和沃野相映,一幅山川秀美的生态画卷渐次舒展。


  初秋,在黄河水土保持绥德治理监督局辛店沟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内,笔者亲身感受到中国水保事业重塑山河的宏业伟力。今天,黄土高原的“关键词”不再是“黄土”,昔日苦瘠的塬墚峁川,巨变脱荒、换了绿裳。青山绿水和高质量发展,已成为这里崭新的“主色调”!


  在漫山青绿中,有个响亮的名字值得被人们牢记,这就是成立于1952年9月的陕北水土保持工作推广站(黄河水土保持绥德治理监督局前身)——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始,国家建设的首批水土保持试验推广站之一。2022年9月,恰逢其建立70周年纪念。


  70年奋斗岁月中,绥德水保人始终保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坚强斗志,他们开拓创新、砥砺前行,在黄土高原上竖起一座座绿色的丰碑:陕北第一个水土保持试验基地、陕北第一座大型淤地坝、陕北第一块水平梯田、陕北第一片山地果园、全国第一处未治理流域的大型坡面径流场……诸多“第一”,浓缩了七秩风雨水保路上历经的艰险血泪,在中国水保史上铭刻不可磨灭的贡献;“第一”背后,凝聚了几代人的青春与付出,唱响了绿染高原塑青山的慷慨长歌!


  胸怀祖国 老一辈不负重托开先河


  1950年1月,黄委召开第一次治黄会议,把治黄目光投向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拉开了水土保持史上改天换地的大幕。


  1952年9月,根据中央批示,西北黄河工程局派出一支水保勘测队,来到陕西省绥德县筹建陕北水土保持工作推广站(后更名黄委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以下简称绥德站),主要任务是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水土流失规律,探索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综合配置模式、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祖国一声召唤,来自五湖四海的科研工作者赶赴环境艰苦的陕北,就此扎根于绥德的辽阔天地。


  绥德,雄踞于陕北的十字路口,“黄河在其东,沙漠在其北,襟带关陕,控制银夏”,它是陕晋宁蒙之枢纽,又称“西北旱码头”。这里曾长期是陕北政治、经济中心,也是陕北文化高度浓缩之地,但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由于生态恶化等原因,整个陕北黄土高原都是苦荒贫困交加,绥德也难例外。


  “山是和尚头,沟是千丘丘,三年两头旱,十种九难收”,当时,这里和黄土高原其他地区一样,黄沙漫天,水土流失严重,放眼望去,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光山秃岭满目苍凉。恶劣的生态环境让人们生活在贫穷落后的困境之中,当时绥德站唯一的交通工具是一辆马车,大家吃的是百家饭,几乎顿顿糠炒面、钱钱饭;睡的是土窑,衣服上生起了虱子,被咬得全身都是疙瘩。


  条件艰难,却吓不倒可敬的第一代绥德黄河水保人。他们以饱满热情和顽强毅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挥专业才能、施展理想抱负,一边筹建水保站的科研试验场地,一边马不停蹄开展各项水保勘察工作。他们把黄河水保精神的种子播撒在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之间,留下了一个个坚毅勇敢、百折不挠的动人身影。


  陶克,绥德站创始人。生于江南水乡的他却来到黄土高原,持续进行水土保持研究,不懈推广和实施打坝。当年,他经常带着行李,吃住在老乡家,带领农民群众打坝淤地,在陕北群众中流传着“陶克不死,打坝不止”的说法。


  徐乃民,因在水保领域的突出贡献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建站元老。今年8月,拜访已89岁的徐老时,见到他精神矍铄,整洁的深蓝色外套胸前,为接受采访专门别上了鲜红的党徽。讲述起往事,徐老依然思维敏捷、逻辑清晰。他18岁从黄河水利学校毕业后,从开封辗转半个多月才来到绥德,从此一头扎进此地的水保事业,和同事们一起带领老乡打淤地坝让沟底变良田,修水平梯田使山坡水土保持率接近100%,在陕北沟沟峁峁间奔走了40多年。不久前,徐老作为水保专家接受当地电视台采访,记者提问:年少离家献身水保,在黄土沟沟里打滚一辈子,您心里悔不悔?徐老神情坚定眼泛泪光,只大声喊出了两个字——不悔!


  与陶克、徐乃民一样,扎根水保事业终身不悔的初代绥德黄河水保人还有史景汉、杨学让、谭节升……这些前辈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开创了一条绿染黄土的希望之路。


  1953年,绥德站的辛店沟、韭园沟流域综合治理全面启动;1954年,坡地水平沟耕作法在韭园沟示范成功;1957年,他们突破性地改变地梗为水平梯田。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仅韭园沟流域修筑淤地坝110座,拦泥50多万立方米,粮食平均单产比建坝前提高4倍以上。1964年,韭园沟流域被列为“全国水土保持十大样板”之一。


  之后,通过不断试验、总结,该站创造性地提出小流域治理中大名鼎鼎的“三道防线”模式——梁峁坡地修田造园、沟谷坡地植灌乔草、沟谷道内建淤地坝系,让“土不下山、泥不出沟、清水常流”。1956年7月,《人民日报》头版发表《韭园沟不再向黄河送泥沙》一文,专题报道绥德站的水土保持成果。


  1980年以来,水利部、黄委在黄河中游不同类型区连续开展三期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工作,从绥德站走出的“三道防线”治理模式,在陕西、山西、内蒙古多个省(区)100多条小流域治理中得到普遍推广和应用,让绿色的希望升腾在黄土高原上。


  青山作答 新一代科研立本续传奇


  进入21世纪,绥德站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新千年”。


  2000年,根据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需要,黄委在绥德站的基础上,成立了黄河水土保持绥德治理监督局(以下简称绥德局(站)),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昨日辉煌,已镌刻于历史的丰碑;新的未来,正在新一代手中创造。绥德局(站)水保队伍升级成了“3.0版本”,新增水政水资源管理和水土流失预防监督等职能,逐渐形成了具有科研、监测、水政水资源管理、预防监督、工程建设、示范、推广等职能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无论名称如何变化、业务如何拓展,科研创新,一直是绥德局(站)的立站之本和主责主业。从20世纪开创“三道防线”模式的全国样板韭园沟试验场,到2021年荣获“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称号的辛店沟水土保持示范园(以下简称辛店沟示范园),这里的水保工作者始终致力于不断“擦亮水土保持科研的牌子”。


  “很难想象吧?这里过去曾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但经过多年科学治理,这里不仅不再向黄河输送泥沙,还成了绥德县山清水秀的‘后花园’。”提到深入打造的辛店沟示范园,绥德局(站)局长(站长)郝鲁东难掩自豪,“目前,示范园科学管理、分区明晰,形成了水土流失观测试验区、坝系集雨节灌区、科普交流示范区、高效水保植物展示区、农业高效利用区和生态自然修复区6个一级功能区,同时,每个一级功能区还配套了不同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一直为水保工作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科研支撑力量。”


  辛店沟示范园就像黄土高原上一座庞大的“自然科学实景博物馆”,举目四望,满眼皆是生机:高效水保植物展示区内,海棠、玫瑰、万寿菊,银杏、沙棘、苏丹草,各色花木争妍斗奇;农业高效利用区内,贝贝南瓜、朝天椒,葡萄、红枣、大樱桃,多种蔬果长势良好;坝系集雨节灌区内,先进的智控节水滴灌系统,利用手机APP便可控制……


  而水土流失观测试验区,则是水土保持“科技浓度”含量最高的园区,也是辛店沟示范园的特色与基础。


  “这是不同坡度类型径流观测小区,用于观测不同边界条件下的水土流失类型数据。”该局(站)科技科副科长崔乐乐指着山间高斜坡上一道道竖列整齐的“试验田”说,“这些由水泥板隔开的单元是37个‘径流小区’,在不同的小区域里我们会种上不同植物,比如松柏一类的乔木、稍矮一些的灌木、更低的草本植物,或者几种搭配种植,结合各小区的坡度,土质等情况,长期观测,就能知道怎样的植被类型才适合种植,以筛选水土保持的最优方案。”


  近年来,绥德局(站)将辛店沟示范园建设持续推向深入,该示范园的建设已由综合治理向田园综合体转变,打造出了具有陕北特色的集“水保示范、监测试验、成果展示、科普教育、休闲观光”为一体的辛店沟水土保持现代化园区,为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为建设美丽黄土高原提供了新的样板!


  除了坚持以水土保持试验研究为中心,不断加强自身科研能力纵深发展以外,该局(站)还利用黄土高原原型试验场地和多年累积观测数据等特有优势“筑巢引凤”,多维度开展广域科技合作交流。


  “目前我局(站)拥有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与重点实验室、中科院遥感所真实性检验站、榆林市专家工作站等多家科研机构。”崔乐乐如数家珍般向记者介绍,“多年来,先后有法国、加拿大、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和国内许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水土保持知名专家、学者来这里进行考察、交流或合作。”


  2017年,经过考察,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祖煜选择在辛店沟示范园开展“淤地坝柔性溢洪道泄流模型试验研究”,为新时期的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新的科技支撑。同时,该局(站)还与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安理工大学、中科院水保所等9家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学术交流、合作关系,设立产学研基地,打造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新局面。


  600多个专题试验研究、130多项科研成果,其中3项国家级科研成果,37项省(部)级科研成果;1600多篇水保科技论文、报告,400多篇公开发表论文,70多篇国际国内学术交流论文……多年来,绥德局(站)产出大量科研成果,为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乃至整个黄土高原的治理与开发提供了成熟的技术措施和成功经验,在水土流失治理实践中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该局(站)两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单位”,先后被陕西省、黄委、榆林市授予“文明单位”“治黄先进集体”“文明建设示范窗口单位”“为榆林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显著成绩单位”“黄河先锋党支部”和“示范性先进班组”等荣誉称号。


  新一代的绥德黄河水保人薪火赓续,接过前任手中沉甸甸的接力棒,他们以科研为翼,用青山作答,亲手铸就了再造秀美山川的伟大梦想,续演着重塑绿水青山的不朽传奇!


  芳华盛绽 逐梦人再启新程正青春


  今天,黄土高原正被逐渐染绿,中国人在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上,创造出令世人瞩目的水土保持奇迹!


  70年风雨路漫长、70年初心从未改、70年芳华满枝头……迈着坚实的步伐,绥德局(站)从中国水保史的发端处走来:70年很长,长到几代水保人将青春奉献,挥洒在黄土之上;70年很短,短到踏遍青山人未老,勇于创造奇迹的“逐梦人”永远正青春!


  一路走来,曾有辉煌的盛名,也有发展的低谷,但不管命运如何起伏,绥德局(站)干部职工骨子里传承着初代水保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他们始终保有“再出发”的勇气。


  2016年以来,该局(站)在黄委和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的指导带领下,进入事业发展的爬坡阶段,虽则艰难,但亦是重铸辉煌、再启新程的难得机遇。


  6年间,绥德局(站)业已实现由“困”转“强”的华丽蝶变。如何爬坡?怎样蝶变?“想脱困发展,第一要务就是练好‘内功’!”郝鲁东告诉记者,“在上级党组正确领导下,我局(站)班子成员目标一致、振奋精神,全局广大干部职工勠力同心、笃定前行,从规范管理、经济发展、业务升级、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拓宽思路、创新机制、狠抓落实,统筹推进了绥德黄河水保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今天,在保证“科研立本”大前提下,该局(站)管理逐步规范,经济收入屡创新高,业务项目逐年增多,监管能力不断强化,亮点工作频繁涌现,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精神面貌显著提高。2017年至2021年,连续5年被黄河上中游管理局评为绩效考核先进单位。


8.jpg

党支部共建活动


  “高质量发展中,党建工作起到了突出的引领作用。”分管党建工作的副局长(副站长)尚国梅介绍,“我们进一步完善党组议事决策机制,在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推进、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做到集体研究、充分讨论、民主决策,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用心提振干部职工的内驱动力。”


9.jpg

  “图斑精细化管理”综合治理项目野外验证


  “内功”扎实了,自会有用武之地。近年来,绥德局(站)干部职工毅然将干事创业的脚步迈出了“舒适区”:在本地陕西、在邻省山西、在西域新疆、在山城重庆,在“天地一体化”动态监管中、在“图斑精细化管理”综合治理中、在水土流失消长情况调查中……他们深入解析国家水土保持新形势要求,找准定位、发挥优势,不断拓宽着技术服务的疆域和边界。


  2019年4月,该局(站)又在发展模式创新经营上作出一个漂亮的“大动作”—— 在西安购置了一层写字楼,并成立陕西黄河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此举不仅吸引了很多借调在外的技术人才回归,还充分利用西安人力资源优势,为单位吸纳了更多高学历、高素质人才。


  强有力的科研技术“孵化”经济项目,助力市场拓展,创造出可观经济收益后,再“反哺”水土保持科研能力提升,为黄土高原水保科研事业提质升级不断蓄力。


  今天,一条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越走越顺;明天,绥德局(站)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充满希望的未来,已令干部职工忍不住踮起脚尖,翘首期待——


  “未来,我们要紧抓《黄河保护法》立法契机,聚焦流域监管短板,进一步提升水土保持信息化监管水平……”


  “下一步,辛店沟示范园还要再上台阶,我们正着手筹备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的创建工作……”


  “等咱在榆林市高新区新建的‘黄河生态治理科技创新园’建成了,到时会有更多的科技创新企业入驻园区,共同服务区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幸福河建设……”


  站在新的起点上,70年绿染高原的豪情万丈,汇集成一道道耀眼光芒,照亮了绥德局(站)下一个10年、下下个10年的奋斗之路!


  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昭示他们:前进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但只要保持顽强不屈、不折不挠,困难时候豁得出、关键时刻顶得上,绥德黄河水保人定将在未来继续书写出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文/李晓莹 杨磊 图/黄河水土保持绥德治理监督局 组稿/刘宝 编辑/崔丹妮)

(责任编辑:筱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文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