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骄阳炙烤着陕北大地,在榆林市子洲县何家集镇何家坪村的川地、峁梁上,处处洋溢着绿色的气息,村主任葛小红正带领大家维修灌溉管道,为全村山上种植的西瓜、玉米等农作物做灌溉准备。
十几年前,葛小红在全国各地拉货,细心的他在跑车过程中,常和全国各地发展较好的村民学习致富经。同时,葛小红还在西安北三环开着一家宾馆,一年下来全家能收入30多万元,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逢年过节回到何家坪村,葛小红每每看到昔日的村庄仍然没有太大的变化,村民仍然靠天吃饭,守着一点川地种植玉米,收入十分微薄。
眼看着在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好多村庄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何家坪村还是原来那般景象。于是葛小红决定留在村里种地创业。想法一出现,家里尽是不理解。葛小红说:“现在你们问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我还说不上来。村里种地挣不下钱固然是事实,但是现在要舍小家为大家,咱们村再也不能这样发展下去了。”
2018年3月,葛小红全家从西安搬回到何家坪村,开始再次创业。当时的村委会领导任期结束,葛小红被推选为何家坪村委会主任。
任职后,葛小红首先将村里的种植情况进行摸排梳理。经过一番调查得出结论,村子种植作物比较单一,经济作物较少,没有形成规模化。2018年6月,葛小红带上镇政府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及部分村民去靖边县东坑镇考察学习当地的蔬菜种植技术,随后又到榆阳区马铃薯种植基地学习。自费买回1.8万余元的马铃薯种子,免费送给村里爱种地的村民,帮助村民更换马铃薯品种。他自己也在山上、川地复垦撂荒土地30多亩,种植马铃薯。当时川地使用滴灌技术种植,而山上仍然用的靠天吃饭方式,最后算下来川地收入不错,山上因天旱导致马铃薯产量较低,整体收入并不理想。
第一次试种失败,并没有影响葛小红的积极性。2019年,葛小红再次前往子洲县甘谷驿,买回杨凌的红薯苗,在山上种植了9亩多的红薯,全部使用农家肥,结果等到收货的时候,红薯确实长势喜人,个头一个比一个大,最大的红薯竟然达到4斤多。本以为这次找准了种植作物,能卖个好价钱,可等到收红薯的商贩看后,个头太大不符合收购标准,最终只能将这些红薯磨成粉末留下喂牲畜。
2020年4月,一个大胆的想法从葛小红心里萌发出来——大面积种西瓜。说干就干,他完善了灌溉管道等基础设施,采用滴灌技术在山上开始种植山地西瓜。等到年底,下来收入十几万元。当时镇政府的领导看完后希望他能带动其他村民也上山种西瓜,于是多次动员村民和他上山发展经济作物。
两年连续种植西瓜大获成功,2021年,葛小红动员群众学习滴灌技术,带动4户村民上山发展山地西瓜种植产业,川地内20多户村民种植西瓜。当年山上、川地种植西瓜的面积达到100多亩,葛小红为上山种植西瓜的村民免费翻地、铺地膜、技术指导等,并且在山地西瓜的土地上压茬套种黄豆、蔬菜、马铃薯等经济作物。
村民何文军说,2020年他给葛小红家帮忙种西瓜、收西瓜。2021年他在山上也种植了6亩西瓜,没想到竟然卖了7万余元。
据了解,2021年,葛小红种植总面积为16亩,西瓜收入14万元,蔬菜、马铃薯等收入8万元,总计收入22万元。村民何文胜种植9亩西瓜收入10万余元、何文军6亩西瓜收入7万余元、贺光雄5亩西瓜收入4万多元,同时带动群众上山发展林下经济收入总计达42万余元。
几年下来,葛小红总结出来一套适合何家坪村经济发展增收的经验,采用机械化、科学技术种植。今年春节刚过,他就动员群众种植西瓜等能压茬种植的作物,并组织有意向种植西瓜的群众出去学习滴灌技术。今年在川地和山上全部采用滴灌技术,总计种植西瓜130余亩(山地西瓜60余亩,川地西瓜70余亩),并注册了家庭农场,带动十几户农民发展西瓜、蔬菜等经济作物。(图文/苗雄 编辑/崔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