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石泉县池河镇:“农旅融合”助明星振兴
2022年09月26日   08:32 | 来源:中国文信网

  “一片桑叶富裕一方百姓,一枚金蚕助推乡村振兴。”这正是安康市石泉县蚕桑产业的真实写照。金蚕小镇池河有着“西北第一蚕桑大镇”和“中国蚕桑之乡”的美誉,兴桑养蚕一直是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经济来源,随着新技术新观念普及到户,农旅融合带动蚕桑产业实现了产业链多元发展,正积极助力石泉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1.jpg


  池河镇明星村是石泉县远近闻名的养蚕大村,蚕桑产业是当地农民致富的“摇钱树”。走进明星村9组的现代化养蚕工厂,蚕农们正忙着给蚕宝宝喂桑叶,养蚕能手龙沛兴正细致查看蚕的生长情况。


  “在池河明星,村上基本家家都养蚕兴桑,以前以家庭作坊式为主,现如今,轻简高效蚕桑生产技术让养蚕成本降低40%以上。标准化、规模化养蚕更能节本省力高效。”龙沛兴高兴地说道。“养蚕消毒是关键,养好一张蚕大概能结100多斤蚕茧,如今蚕茧价格好,一张蚕最少都有2000多元。秋蚕我养了50张,收了6000多斤蚕茧,算算能有14万的收入。”


  养蚕能手、土专家通过养蚕实现了致富,通过连片帮带,正在用养蚕新技术指导其他蚕农实现不离家就能致富的梦想。像龙沛兴这样的养蚕大户,一年养6批次300多张蚕,全年毛收入能有60余万元。现如今,他也在手把手指导包联蚕农栽桑养蚕,从桑园管护到蚕室消毒,从小蚕孵化、收蚁到蚕体蚕座消毒给桑,从蚕药配比到室内控温,每一步都在悉心指导。


  走进明星村高效密植桑园,只见一排排整齐的桑树随风摇曳,翠绿的桑园染绿了田间山头,蚕农们正在桑园里割桑叶、打捆、装车,现场一派繁忙的景象。


  “以前外出打工,离家远照顾不了一家老小,现在村里鼓励发展蚕桑产业,给我们带来了一条成本低、效益好、见钱快的赚钱路子,农闲时,在家门口‘沧海桑田’景区务工,农忙时,抓紧多养几张蚕,一年能有五六万的收入,富足生活就是靠勤快赚出来的。”一组村民蔡青芝幸福地说道。


  2.jpg


  如今的明星村,6000余亩的连片桑园变成了“桑海”景点,在发展传统种桑养蚕产业的同时,还建成了优质高效桑园、果桑采摘园、蛋白桑体验园、品种桑博览园,发展了桑园养鸡、桑园套种,围绕打造研学旅游基地、康养旅居基地,建成了精品民宿、乡村酒吧、天空之镜、空中漂流、山地摩托等游乐设施,正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


  从养蚕明星村到旅游“全明星”,通过打出“蚕桑产业+乡村旅游”发展牌,奋力走出了一条“一片桑叶富裕一方百姓,一枚金蚕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供稿/石泉县人民政府 作者/刘丹 组稿/胡治丽 编辑/崔丹妮)

(责任编辑:筱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文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