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童年里那盏温暖的灯  ——记西安市灞桥区东城第五小学教师王洛童
2025年09月11日   14:40 | 来源:中国文信网

       每每被人问起职业,王洛童老师总会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回答:“我是一名小学老师,教语文,也当班主任。”这份骄傲,并非来自任何外在的荣誉,而是源于她日复一日耕耘的这片“田野”——那间喧闹却充满生机的教室,那几十双清澈透亮的眼睛。


dfae38b57c1574c0030d60dc9d439b3e_副本.jpg

    王洛童老师课间答疑


  课堂:愿文字成为你们看世界的窗


  王洛童老师始终觉得,语文课,不应该只有抄写、背诵和没完没了的考试卷。它本该是世界上最有趣、最辽阔的学科。所以,在她的课堂上,会花整整一节课的时间,去讨论一个汉字的前世今生。当她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甲骨文,孩子们发出“哇”的惊叹时,她知道,那颗对传统文化好奇的种子,已经悄悄种下了。她会把《狐假虎威》演成课本剧,那个扮演小狐狸的孩子,把狡猾与机智拿捏得恰到好处,逗得全班前仰后合,也在欢笑中真正读懂了“寓言”的意义。


  教孩子们写作,王洛童从不苛求好词好句。她珍视的,是那些或许笨拙却无比真实的句子。“爸爸的呼噜声像我们家坏了的拖拉机”“希望时间能慢一点,不要让妈妈再长出白头发”这些文字才真正令人动容。她希望孩子们懂得,笔下的文字,是用来捕捉生活、安放情感的,而非应付考试的工具。


c48a4da1199de6fc2b3ed4d65dedcd7a_副本.jpg

王洛童老师和孩子们的课间时光


  角色:是老师,也是妈妈


  作为班主任,王洛童老师守护着几十个截然不同的童年。孩子们的故事,构成了王洛童老师教育生命中最动人的篇章。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小宇宙。有安静内向的“含羞草”,也有活泼好动的“小麻雀”。而她的工作,就是读懂每一个宇宙的运行法则。


  王洛童老师还记得班上有一个总是安安静静、甚至有些怯懦的女孩。在课堂上,她的手举起又放下,眼神闪烁,生怕我叫到她。一次口语交际课,主题是“我最喜欢的动物”。轮到她的时候,她站起来,脸憋得通红,声音细若蚊蝇。她没有催促,而是走到她身边,轻轻对全班说:“让我们安静下来,给小雅一点勇气,听听她心里那只可爱的小动物,好不好?”教室静极了。她深吸一口气,开始描述外婆家的大黄狗,说着说着,语调渐渐升高,眼里有了光。她说完那一刻,教室里爆发出的掌声,比任何一次的鼓掌都要响亮。王洛童老师看着她亮晶晶的眼睛,看到了自信的幼苗破土而出。从那以后,她总在她回答后真诚地说:“你的声音真好听,你讲的故事真清楚。”如今,孩子虽然还不是最踊跃的,但那只举起的手,却充满了坚定的力量。


  还有一次,一位孩子的妈妈打电话跟王洛童老师说,孩子的弟弟生病了离不开人,没有办法去接他,问方不方便帮忙把孩子送到小区门口。王洛童老师的心一下子揪紧了,她说孩子放学了你不用管,小孩子的身体更重要。当天放学后,她牵着孩子的小手,和他一起回家,确定他到家了才转身离开。后来,她发现一向调皮的孩子,突然变得积极向上起来,经常帮助别的孩子,还喜欢上了和老师交流。王老师明白,她无法解决孩子家里的突发事件,但她可以让孩子知道,在学校里,有一个安全的港湾,有一份无条件的守护。


9fb0927528a490f8d4e9bbf86c6f7fa3_副本.jpg

王洛童老师进行学生家访


  "丢失"的钱财与一堂人生课


       去年冬天,班里有一个孩子的零钱钱找不到了,王洛童老师去调取监控,却也因为教室人太多而没有结果。孩子们议论纷纷,各种猜测在教室里流传。最让她心痛的是,她看到平时最调皮的一位学生被几个同学围在中间,脸上写满了委屈和愤怒。


  下午的班会课,王老师来到了教室。"同学们,"她平静地说,"丢失的钱可能被哪位同学借走了,也可能只是放错了地方,老师相信,我们班每一个同学都是诚实的好孩子。我把教室讲台上的小抽屉打开”继续说:"如果你'借'了班费,可以在下课时悄悄放进这个小抽屉里,这是我们班的秘密,不会有任何人知道是谁做的。"


  等到下午放学后,王老师打开抽屉一看,里面果然躺着丢失的钱。第二天,她没有追问是谁,只是微笑着说:"看,丢失的钱回来了!让我们为这个勇于改正错误的孩子鼓掌!"掌声格外热烈,她看到有一个孩子的眼眶湿了。


  下午,王老师的桌子上一张纸条:"老师,谢谢您没有让大家看不起我。我用自己的零花钱补上了那些钱,我保证再也不犯这样的错误了。"


  这件事后来成了班级的"秘密",没有谁知道那天发生了什么,但班级的氛围却奇迹般地变得更加融洽和信任。有时,保护一个孩子的自尊,比查明真相更重要。


5ce016bd96e6f0ece0d4c04a67b8bf93_副本.jpg

 王洛童老师参加教材培训活动


  尾声:最珍贵的礼物


  又是一年教师节,王洛童老师的办公桌上又摆满了孩子们自制贺卡和手工礼物。但她知道,最珍贵的礼物早已在平凡的日子里悄然馈赠与她,那就是:是害羞的孩子回答问题时那抹自信的微笑;是曾经调皮的孩子开始主动帮助同学时的那份自豪;是钱财丢失事件后,班级里更加牢固的信任与包容;是每个清晨,孩子们冲进教室时那句清脆的"老师好"。


  这些点点滴滴,如繁星般照亮王洛童老师的教育之路。她愿永远做孩子们童年里的那盏灯,不耀眼,却温暖;不炽热,却长久。因为她知道,正是这一点点微光,就能照亮孩子前进的方向。    (供稿人:西安市灞桥区东城第五小学 李怡萱)

  


(责任编辑:朱志)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文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