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南阳市卧龙区仲景东区传统医药非遗传承创新综合体再添数字化新动能——位于该综合体4楼的非遗电商孵化平台,正式推出全新AI智能视频生成系统。这套以“低成本、高效率、易操作”为核心亮点的系统,实现“文字转视频”“图片转视频”双功能突破,为短视频爱好者、中小微企业及商户搭建起一站式创作桥梁,更吸引了中国文信网《非遗工匠》栏目编导刘娟专程到场探访,亲测系统操作全过程。

作为深耕传统医药非遗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平台,仲景东区非遗电商孵化平台始终锚定“非遗+数字化”融合发展方向。此次新系统上线,正是平台直击市场痛点、回应用户需求的关键实践。活动现场,刘娟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展开实操体验:她以“南阳传统医药非遗技艺——古法炮制”为主题,输入300字左右的文字脚本,涵盖技艺流程、文化内涵及传承价值等核心信息,随后从系统非遗主题模板库中选择“传统水墨风”视觉风格,无需额外设置参数,仅12分钟便生成3条风格迥异的完整短视频。

“太惊喜了!画面里的炮制工具特写、技艺动作拆解都很精准,水墨晕染的转场特效还呼应了非遗的文化底蕴,完全不用后期二次剪辑。”刘娟反复观看生成的视频后由衷赞叹,“作为长期关注非遗传播的从业者,我深知‘专业门槛高、传播效率低’是行业普遍难题。这套系统不仅操作零门槛,还能精准捕捉非遗文化核心,生成的内容既符合短视频平台的传播节奏,又保留了传统文化的质感,为非遗技艺走向大众提供了高效、可持续的解决方案,未来我们栏目也计划引入这套工具,助力更多非遗项目数字化传播。”

据平台负责人景向涛介绍,系统内置海量视频模板、配乐库及特效资源,能根据不同场景智能匹配视觉风格:产品讲解类视频自动聚焦细节展示与信息传递,探店类视频着重强化场景还原与沉浸式体验,非遗主题视频则深度融入传统纹样、水墨肌理等美学元素,让文化传播兼具观赏性与专业性。更值得关注的是,系统支持批量生成功能,用户可一次性提交多个创作需求,短时间内就能完成上百条差异化视频产出,显著降低内容创作的时间与人力成本。
“以前做一条产品视频要花半天,现在输入文字10分钟就能生成3条不同风格的成品,日均产出轻松破百!”首批体验用户的反馈与刘娟的评价不谋而合。该系统彻底打破“专业设备+技术门槛”的双重限制,让中小商户无需专业团队加持,也能拥有高频次、高质量的短视频营销能力。

新系统的上线,不仅为短视频创作群体提供了高效工具,更开辟了传统医药非遗文化传播的新路径。未来,仲景东区非遗电商孵化平台将以该系统为纽带,推动非遗技艺、地方特色产品通过短视频触达更广阔的市场。同时,平台将持续优化功能,计划新增非遗专属模板、方言配音等定制化服务,进一步赋能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为卧龙区非遗传承创新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目前,AI智能视频生成系统已全面对外开放。短视频爱好者、中小微企业及商户可前往南阳市卧龙区卧龙岗街道雪枫西路1106号仲景东区传统医药非遗传承创新综合体4楼咨询体验,解锁高效视频创作新范式。(刘娟)



















京公安备11010102004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