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河南省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南阳农业职业学院首期乡土文化能人专题班学员,在该校艺术设计教研室主任张硕、李嵘嵘老师带领下,走进由河南金圣龙文化传媒集团与南阳医专共同打造的传统医药非遗传承创新综合体,开启“非遗+数字”沉浸式学习之旅,中国文信网《非遗工匠》栏目编导刘娟、苏先花全程报道。

步入综合体三楼非遗诊疗中心,浓郁传统医药气息扑面而来。针灸、推拿等中医非遗技艺展示区前,学员们纷纷驻足观摩,或俯身细看医师手法演示,或拿笔记本记录技艺特点,还不时向工作人员提问“这些技艺如何与乡土文化结合传播”,尽显对中医非遗独特魅力的浓厚兴趣。

随后,学员们登上四楼非遗直播孵化基地,数字人直播系统瞬间成为“焦点”。看着屏幕中栩栩如生的数字人播报非遗知识,学员们围拢上前,有人举起手机拍摄操作界面,有人请教数字人建模流程。“这个数字人能用来介绍我们的烙画作品吗?”南阳本地学员王师傅急切发问,得到肯定答复后,现场响起阵阵期待的讨论声。

在三楼会议室,一场干货满满的培训随即展开。由河南金圣龙文化传媒集团与南阳医专共同打造的非遗综合体相关负责人景向涛,以“新时代非遗传播的数字路径”为主题,结合实际案例,系统讲解短视频与直播在非遗传承中的应用技巧。“大家想让烙画作品被更多人看见,关键要找对‘喜欢它的人’。”景向涛一边操作手机,一边现场演示如何通过短视频平台的标签设置、内容定位,精准触达烙画爱好者群体,还特别提醒学员“避免泛泛而谈,要突出烙画的刀工细节与乡土故事,才能引发情感共鸣”。

实操环节让现场气氛持续升温。学员们按指导拿起手机,拍摄自带的烙画作品,从构图角度选择到非遗故事类文案撰写,景向涛逐一细致点评;针对部分学员画面杂乱的问题,手把手教大家“用简洁背景突出作品主体,搭配3秒技艺特写镜头增强吸引力”。令人惊喜的是,有学员当场发布短视频后,短短几分钟便收到3条咨询留言,还有2位粉丝直接关注账号。“真的有客户回应了!”该学员激动地向身边同伴分享,现场欢呼声不断。
培训后半程,AI工具应用教学再次点燃学员热情。景向涛通过屏幕演示,不仅展示如何利用AI工具快速生成烙画短视频脚本、自动剪辑素材,还结合非遗传播特点,教大家借助AI数据分析“筛选出关注‘传统手工艺’‘乡土文化’的潜在客户,定向推送作品内容”。“以前制作一条短视频要花大半天,现在用AI半小时就能搞定!”学员们跟着步骤实操,看着屏幕上快速生成的高品质短视频,纷纷感叹科技为非遗传播带来的高效便捷。

“这次学习既看到了传统非遗的深厚底蕴,又学到了数字传播的实用技巧,回去就能用在我们的乡土文化推广上!”培训结束后,学员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此次活动中,河南金圣龙文化传媒集团与南阳医专共同打造的“非遗”综合体充分发挥平台与教学优势,不仅为乡土文化能人搭建了学习交流平台,更推动非遗传承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为河南省高素质农民培育注入“非遗+数字”新活力,助力乡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刘娟 苏先花)



















京公安备11010102004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