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继贤|技巧啦啦操首演成功
2025年10月20日   09:22 | 来源:中国文信网

  暑假里,上大学的儿子跟我说,他们刚组建一个体育竞技项目团队,叫技巧啦啦操。我只听说啦啦操,前面加上“技巧”二字是不是多了一些动作。儿子一边给我脑补一边打开手机,挑选视频。


  原来,技巧啦啦操是一项竞技体育运动,它和篮球足球一样,是学校的一项重要体育项目。


  每一组由四名队员组成,一般由三名男生和一名女生组成,三名男生负责托举这位女生,需要完成高空抛,完美接,并帮助完成空中动作。


  技巧啦啦操对运动员的力量、柔韧性、协调性和团队配合要求都非常高,任何一个环节不到位,结果都会失败。


  只见音乐一响,舞台瞬间被点燃。一群活力四射的队员冲上舞台,立刻变换出整齐的金字塔造型。最底层是力量十足的男生,他们稳稳托举着女队友队友,女队员在空中完成平衡支撑。最顶端的女队员则做出一个高难度的劈叉或者金鸡独立的动作,姿态优美又惊险。紧接着,队形散开,进入抛接环节。男生们用巧劲将队友高高抛起,在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被抛起的队员在空中完成转体、展体等动作,像轻盈的小鸟。然后精准地落回队友的臂弯中,掌声雷动。最后,所有人回到舞台中央,用一连串高难度的翻腾、跳跃和托举动作推向高潮。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与音乐节拍完美契合,充满了力量、技巧与团队协作的美感,让人看得热血沸腾。


  看完视频,我很惊讶,这难度要超过篮球足球多少倍呀?就问孩子这么大的难度有信心吗?他非常自信的回我“木问题!”“妈,你看你娃将来成功的表演吧!”说着还拍拍我的肩膀。开学后孩子返校了,日子又恢复到正常的规律。偶尔进他朋友圈看看动态,有时候孩子会发一些学习动态,也会发一些健身的动态。


  尤其是练习双臂力量的一些细微动作,对常人来说是个巨大挑战,但是在他那里就是一小关,轻松过。看着一块块肌肉越来越发达明显,我内心非常心疼孩子又为他感到安心。


  我心里很清楚,孩子在锻炼这件事上,绝对不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虽然不知道强度有多大,但是看肌肉的变化,通过推理也应该明白他付出的时间和精力,置身在外肯定也遇到过沟沟坎坎,但是他从来没有说过,总是给我留言分享自己的收获和快乐,很是心疼,但是也很自豪。


  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住了给他去个电话,电话那头鼻音很重,于是就直接问他,这才说感冒了,但是孩子紧接着补充了一句说“妈,你不用担心,我还有一包药吃完都彻底好了。”每次跟他聊天,他总是先问我“你这会忙不忙呀?”总是怕影响我正在工作或者是正在为他人做心理辅导。


  重要的是,他在锻炼这件事上有了合理的规划和安排,那他在学习和生活中一定会一样有自己的目标和计划,所以我很安心。


  技巧啦啦操表演的事,我记得孩子说需要排练半年以上,所以一直没有问,觉得时间还早,早就忘到九霄云外,就连这个项目的名字都忘了。


  昨天上午孩子发信息说下午篮球比赛,并且有表演,我只是迎合了一句“预祝成功”,仍然没有想到是他之前说的技巧啦啦操的表演。


  到了晚上,他先卖个关子,发了一段排练的视频,说“先发个失败的表演”,我打开后震惊了,原来是技巧啦啦操表演,虽然这段视频是排练预演的花絮,但是令我很震惊,忍不住一连看了三遍,感觉还不过瘾。


  “这个项目叫啥名啊?我有点忘了。”我有点羞愧,很不好意思的问他,觉得当妈的这样是很不负责任啊。


  “技巧啦啦操。”孩子很耐心的回答。


  “朋友圈有完整版的。”孩子发信息提示我。虽然这样说,但是他又把完整视频单独发我,看来他是为了节约我翻找的时间。


  视频中有三组队员,非常投入的在台上表演,他们配合默契,动作娴熟,每一组中那个被高抛的女生在三个男生用手臂做成的支撑上时而跳跃、时而独立,表情自然微笑,身体稳如在地面,又如蜻蜓点水搬轻柔。台下的观众不时发出阵阵的欢呼声和响亮的掌声。


  “如果能在现场那该多好啊,我要给每一个孩子点赞、拍照和大大的拥抱”。我忍不住期待。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期待不久的将来,儿子和他队友们走向更大的舞台。(吴继贤)


(责任编辑:刘娟)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文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