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传统医药“非遗”综合体正式揭牌启用。作为南阳推进传统医药活态传承与产业创新的关键载体,该综合体由南阳医专与河南金圣龙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打造,吴氏中医针法、火阳灸等非遗传承人代表及相关领域人士共同见证启用,标志着当地传统医药非遗保护迈入“校企协同、产研融合”新阶段。
仪式现场,校企双方围绕综合体建设成果与未来规划展开交流。据金圣龙公司负责人介绍,自合作启动以来,双方聚焦“让非遗从技艺走向产业”,已落地三大核心举措:
搭建“产学研用”链条:共建非遗实训工坊与产品研发中心,开发中药香囊、便携灸具等20余款衍生产品,部分试销产品已实现月均千单的市场销量;
打造数字化传播平台:建成5G直播基地与VR非遗体验馆,完成3项非遗技艺的高清影像采集,上线半年累计吸引超10万人次线上“云体验”;
创新孵化模式:推出“传承人+高校+企业”培育计划,为非遗项目提供品牌设计、市场推广全流程支持,目前已与5家文旅、健康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非遗传承的关键在‘活’,要让老技艺适配新需求。”校企团队在谈及未来规划时表示,将重点推进三大方向:
一.深化协同创新:建立“校企研传”季度会商机制,组建专项工作组推进非遗技艺标准化研究,三年内计划完成3-5项技艺规范制定,新增5-8款市场适配产品;
二.拓展场景应用:联合开发医圣文化非遗研学线路,在社区布局3-5个非遗健康服务站,推动针灸、艾灸等技艺走进日常健康管理;
三.推动文化出海:以张仲景医药文化为核心,培育非遗特色品牌,计划2025年在东南亚设立首个海外展示中心,通过跨境电商将非遗产品推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启用仪式后,南阳医专二附院相关负责人汇报了综合体配套“非遗”诊疗中心建设方案,计划邀请非遗传承人坐诊,开展特色疗法临床应用与教学。非遗传承人代表吴军瑞、张玉伟现场致谢,认为校企合作搭建的平台既解决了技艺传承的“断代”担忧,也为传统医药打开了市场化“新通道”。
作为南阳“非遗五进”(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等)工作的标杆项目,该综合体将整合高校科研、企业运营、传承人技艺三大优势,打造集技艺传承、人才培养、产业转化、文化传播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助力南阳“中医圣地”品牌建设,让传统医药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刘娟、苏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