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国界的生命守护
2025年07月14日   17:02 | 来源:南阳发布

  他们远离亲人,跨洲越洋救治患者,通过“传帮带”为当地培养医务骨干,既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也是传递情谊的友好使者,在异国他乡谱写着大爱之歌。7月10日,记者走近南阳承派的第25批援赞比亚中国医疗队,倾听他们的援外故事。“能用医学知识为当地百姓解除病痛,是医者的初心和使命。”第25批援赞比亚中国医疗队队长党强虽已圆满完成任务返南阳,但援赞时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赞比亚1.jpg


  赞比亚是非洲内陆国家,经济落后、自然条件恶劣、物资匮乏,缺医少药是常态。党强介绍,医疗队28人中26位来自南阳,他们业务精湛且英语流利。14个月里,医疗队累计接诊患者21000多人次,完成手术2000多台,开展新技术20余项,深入偏远地区巡诊义诊13次,培训当地医护300余名。


  “儿科病房里,孩子们围着我,笑容纯真,所有付出都值得。”队员杨传楹在记录中写道。这位儿科医生与当地医护、患儿家属及居民结下深厚友谊,这份跨越国界与种族的情谊,是他援赞最宝贵的收获。队员李涛和王玉玺是中医师,中医尤其针灸在赞比亚很受欢迎。当地一名严重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靠止痛药度日,他找到李涛说,30年前他母亲患同样的病,被中国医疗队用针灸治好,希望自己也能被治好。两个月治疗后,患者能自由行走,无需再吃止痛药。“推广中医时,我们也带去中国传统文化,将仲景故里的中医药带到非洲,增进了中赞人民的了解与友谊。”王玉玺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队员们在当地4所医院开展援助,抢救急危病人、诊治疑难重症,更注重带教指导,培养当地医护,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队员王英带领开展的腹腔镜手术开创所在医院先河,孙辉的支气管镜技术成科室示教案例。遇特殊病例,他们便以师带徒提升当地医生水平。队员张晓曾为巨大甲状腺瘤患者手术,当地医生从未做过此类手术,20余人争相观摩,手术成功时,众人纷纷点赞。这样的瞬间还有很多,队员们以娴熟医术带去中国理念与先进技术。


赞比亚2.jpg


  在赞比亚,队员们不仅是医生,更是友谊使者。他们热心公益,参与当地马拉松、学术交流会、羽毛球赛等活动,传播太极拳、五禽戏、相声小品等中国文化,还提供应急医疗保障。节假日组织分队开展体检义诊和慈善活动,广受当地人民好评。


  采访中得知,队员王宝锋在赞期间与同事完成160多例介入手术,被聘为当地医院首席医师兼放射介入医学顾问,将持续参与赞比亚医疗与文化发展。“作为援外医疗参与者,我见证了国家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大国担当,也为中非友谊出了力,很幸运!”王宝锋说。“当地人民或许记不住每个医生的名字,但一定会记住中国医生。”党强说,任务结束前,中国驻赞比亚大使馆给南阳市卫健体委发来表扬信,信中写道:“26位同志克服困难、勇于担当,完美诠释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援外医疗队精神,圆满完成任务。他们用专业技能尽心服务,为当地民众和华侨解除病患,仁心仁术造福百姓,获赞当地人民及华侨普遍赞誉!”


(责任编辑:张清波)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文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