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上午,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主办,南阳师范学院、南阳市农业农村局、南阳市商务局、共同承办的“河南省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新型经营主体数字化技能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南阳市银河宾馆举行。南阳市农业农村局科教科科长裴志刚,南阳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张顺安、院长杨涛、副院长万人立及继续教育学院相关负责同志出席开班仪式。仪式由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万人立主持。

南阳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杨涛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历史、学科特色以及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成果。他指出,本次培训是学校整合数字媒体、电商运营、农业管理等学科资源,构建“理论+实操+案例+研讨”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旨在帮助学员掌握“数字新农活”,推动农业从“靠经验”向“靠数据”、从“重劳力”向“重算力”转型升级。杨涛向学员提出三点希望:一要做数字时代的“主动学习者”,以“空杯心态”掌握电商直播、数据采集等技能,让手机成为“新农具”;二要做技术应用的“创新实践者”,将课堂所学转化为优化生产流程、拓展销售渠道的实际能力,探索“数字+农业”融合路径;三要做乡村振兴的“示范引领者”,发挥“领头雁”作用,带动周边农户共享数字化红利,形成“培育一人、带动一片”的辐射效应。
王云慧代表全体学员郑重承诺:一是潜心学习强本领,认真掌握直播带货、短视频制作等技能,补齐“数字短板”;二是深入交流促提升,结合自身经营实际与师生探讨“农产品上行”方案,在思维碰撞中激发创新灵感;三是学以致用带乡邻,将培训成果转化为带动周边农户触网用数的能力,让更多优质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走向全国。

南阳市农业农村局科教科科长裴志刚在动员讲话中指出,新型经营主体是农业现代化的“主力军”,其数字化能力直接关系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效。他强调,本次培训紧扣“实用、实战、实效”原则,既是响应中央“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要求的具体行动,也是破解“农产品卖难、附加值低”问题的关键举措。裴志刚对学员提出三点希望:一要提高站位,深刻认识数字化转型的紧迫性,主动适应“数据成为新农资、算力成为新动能”的时代要求;二要聚焦实战,重点掌握电商运营、数据应用等核心技能,通过直播带货、社群营销等新业态拓宽市场;三要示范引领,将所学转化为带动产业升级的实际成效,推动形成“一户带一片、一片兴一业”的良好局面。
据悉,本次培训为期12天,分设“数智赋能班”和“农品电商班”两个专题班级,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授课+实践教学”相衔接的方式,注重提升学员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培训期间将邀请电商平台运营专家、农业数字化转型案例企业负责人与学员互动交流,并设置“优秀学员创业项目孵化”环节,对具有市场潜力的数字化经营方案提供后续技术支持。
此次培训的举办,是南阳师范学院深化“校地企协同”服务模式的生动实践,为河南省新型经营主体数字化转型注入了强劲动能。通过系统培训,将培育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创新的“数字新农人”,为农业强省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人才支撑。此次培训班的举办,不仅是河南省推进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举措,更是南阳师范学院“扎根地方、服务三农”办学特色的生动体现。学校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杨涛表示,未来将依托校友网络持续为学员提供技术支持与资源对接,助力打造一支“懂技术、会经营、能带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数字动能。(南阳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杨转)



















京公安备11010102004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