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传承》栏目探访抗日英雄王永行旧居 王华光追忆父辈烽火岁月
2025年08月01日   11:40 | 来源:中国文信网

  8月1日,中国文信网南阳发布厅《红色传承》栏目编辑刘娟、张清波等一行,来到南阳市宛城区建设东路向阳村90号,探访已故抗日英雄王永行的旧居。活动现场,王永行之子王华光先生怀着崇敬之情,向探访团队深情追忆父亲的革命历程与红色家风。旧居中陈列的实物与史料,无声勾勒出这位老英雄“剖肝沥胆终不悔”的一生。


微信图片_20250801120227.jpg


  少年立志在革命思潮中觉醒成长


  1927年,彭雪枫、姚洗心等共产党员相继来到镇平,播撒马列主义火种,建立基层党组织。彼时,彭雪枫族叔彭禹廷组织的地方自治对革命人士报以宽容,为革命思想在镇平扎根提供了土壤。


微信图片_20250801120356.jpg


  王永行家中兄弟三人,在兄长王扶山带动下逐步接触进步思想。1930年创立的宛西中学是中共镇平县委开展学生运动的主阵地,时任该校总务主任的王扶山为共产党人入校任教创造便利,革命思想得以在学生中广泛传播。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激起青年学生怒火。1934年5月,因反动军官迫害进步学生,宛西中学地下党支部领导全校师生发起游行示威,王永行被推举为学生代表向镇平民团请愿,最终迫使反动军官被驱逐,学生运动取得胜利。


  1935年冬,北京爆发了“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王永行、王成德、昌凤翔等向北师大发去声援信,并动员学生搞歌舞宣传队,深入附近农村、集镇开展宣传活动。


DSC01621.jpg


  征战半生以坚定信念书写革命传奇


  抗日救亡时期,王永行在镇平党组织领导下,与国民党反动派和日本侵略者殊死搏斗,屡次遇险却坚守革命信念。1935年春,他按中共镇邓区委指示,在大庙开办小学作为地下交通站,聘请共产党员任教,边教学边开展革命活动。1936年春加入党的外围组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DSC01618.jpg


  1938年,彭雪枫为加强抗日统一战线,将时任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的王扶山作为重点统战对象,亲自点名调回正在陕北学习的王永行至河南省委所在地竹沟。“彭雪枫、刘子厚当面给我交代任务。”王华光转述父亲的回忆,当时王永行从竹沟步行前往确山乘车,彭雪枫骑马赶来,与他步行几十里路边走边谈,直至确山县城近郊才返回。回到镇平后,王永行协助王扶山实行地方自治、发展革命团体,王扶山则利用别廷芳的信任坚持“容共抗日”,为豫西南抗日力量发展助力。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王永行领导地方抗日力量开展游击斗争,1945年在晁陂等地伏击日军军车,缴获大批物资。解放战争时期,他受命领导镇平地下党工作,积极恢复各级组织,为革命胜利持续奋斗。


  王华光表示,父亲的一生是革命先辈为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奋斗的缩影。如今,这份红色家风与革命精神,正激励着后人传承红色基因,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家国责任。(刘娟、张清波)


(责任编辑:张子林)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文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