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在落实“双减”政策过程中,灵石县通过广泛宣传引导、减负提质等举措,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让家长不再迷茫,让学生更具活力,让教育回归本真。

11月12日下午4时20分,灵石县第二小学的课后延时服务正在进行。在学校操场,记者看到,学生们正在进行足球以及武术的练习,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做起动作来有模有样,十分可爱。
灵石县第二小学教师张亚辉说:“每天的课后服务时间,我们开展了多项健体活动,保证阳光体育1小时,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提升他们的自豪感和团队荣誉感。”
据介绍,灵石县第二小学课后延时服务模式为特色课程+社团活动+体育活动+学科作业辅导,全校学生2072人,参与课后服务2069人。
为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为校园文化注入新活力,灵石县第二小学高度重视课后延时服务中的社团活动,最大限度优化了教学资源配置,根据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开设了各类社团,让孩子们自由选择喜欢的社团,发挥自己的特长,身心愉悦地投入到活动中。

跟随着老师的脚步,记者依次对合唱、器乐、舞蹈、书法等各个社团进行了走访。书法、绘画社团以传承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为宗旨,以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兴趣,陶冶学生情操;在合唱团、舞蹈室,孩子们美妙的歌声、优美的舞姿更是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学生读书明理,实践探究,发展个性特长,培育核心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灵石县第二小学教师段艳涛说:“在课后服务中,我们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社团,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兴趣培养,同时在课后服务中实施分层作业设计,让每个孩子每天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收获。”
下午5时30分,在其他教室内,有的老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学生们积极配合,踊跃回答;有的老师正在讲台上讲解作业难点,学生们围在讲桌周围,听得津津有味,通过这样的交流,既拉近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保证了学生的作业质量,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灵石县第二小学学生荀楚媛说:“以前每天回家都要完成作业,现在的作业少而精,在学校就能完成,还能参加自己喜欢的社团,回家后可以自己安排时间做一些我们感兴趣的事情,爸爸妈妈不用再为辅导我们写作业苦恼了。”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伴随着放学的口号声,校门口的家长渐渐多了起来,从家长们的交流中,听出了他们对“双减”政策的大力支持。
学生家长郭艳说:“课后延时服务的开展,不仅解决了我们双职工家庭接孩难的问题,减轻了我们家长的负担,也减轻了孩子的负担,回家后孩子拥有了更多的自由活动时间,作为家长,我们非常支持学校这个课后延时服务。”
据了解,灵石县第二小学作为山西省示范小学,始终秉承“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明天”的办学理念,努力营造和谐雅致校园文化,致力培育博雅尚德之才,聚力创建“魅力二小、实力二小、活力二小”。学校构建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习惯养成课程、阅读课程、活动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着力打造“阅读课程”并申报为晋中市特色项目,力求聚焦语文核心素养,深化语文课堂改革,开展各种读书活动,整合教材,拓宽语文学习渠道,探索基于“教材、读本、展示、评价”的阅读课程体系,为孩子一生成长奠基。
教育用心,方能静待花开;教育用情,方能立德树人。“双减”的关键是学校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让学生在校内学会、学足、学好。灵石县第二小学的课后延时服务为学生们提供了发展特长、放飞自我的平台,让每个孩子都能快乐成长,全面发展。(文/刘怀生 灵石县第二小学供稿)
编辑:张 慧
审核:卫奎狮
审核:卫奎狮
(责任编辑:晋中发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