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DIP试点工作进入模拟测试付费阶段
2021年11月04日   08:50 | 来源:晋中日报

  10月28日,记者从晋中市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我市DIP试点工作进入模拟测试付费阶段,年底前力争开展DIP实际付费工作。
 
  DIP是一种新的医保支付方式,即在医保总额预算机制下,根据年度医保支付总额、医保支付比例及各医疗机构病例的总分值计算分值点值,医保部门据此形成支付标准的结算方式。这种支付方式将点数法、总额控制、按病种付费三者结合,其制度设计和实施的过程相比于单一支付方式更全面。医保部门基于病种分值和分值点值形成支付标准,对医疗机构每一病例实现标准化支付,不再以医疗服务项目费用支付,从而有力推动我市医保事业的科学发展。
 
  做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推动全民医保制度从扩面提标向提质增效、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转变,也是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举措。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顺势而为、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在全省率先提出开展DIP付费试点申请,成为唯一DIP分值付费改革试点市。
 
  自2020年11月27日被省医保局确认为省级DIP试点城市以来,我市严格执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项目化管理”工作法,积极推进项目备案、预算评审、项目招标等筹备工作,于今年4月正式启动DIP付费改革试点工作。目前,信息系统开发、模拟测算、配套政策制定与下发等一系列工作已基本完成,形成了较为健全的DIP制度体系,已进入模拟测试付费阶段。
 
  为实现DIP支付方式改革目标,发挥大数据作用,实现医疗机构间公平竞争,我市提出“不做应景式的改革,不做盆景式的试点”,要蹚出一条新路子,实现“全域、全流程、全覆盖”三全改革的规划。我市在全市所有具备住院条件的237家定点医疗机构,对所有五项医疗保险险种(含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大额补充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以及2021年全年在院直接结算的所有医疗费用开展DIP试点工作,将务实改革的总基调落到实处。
 
  市医保局副局长武晓东表示,实行DIP结算后,不影响参保群众的各项待遇。我市DIP付费改革旨在实现医保、医疗、医药协同联动,激发医疗服务供给侧治理动能,促使医疗机构以适宜的方法、合理的成本满足社会需求,进一步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实现医保基金监管规范化、精细化和科学化,保证医保基金安全可持续,让患者享受适宜的医疗服务,减轻疾病经济负担。
 
  武晓东表示,我市DIP支付方式改革的目的不是为控制费用增长,而是强调系统的集成、部门的联动、多方的共赢。改革中,我市不断增大医保基金实力,坚持“多予少取”,鼓励看病多、看病好的医疗机构多拿钱,进一步发挥支付方式改革“指挥棒”作用,使医疗机构主动参与、支持改革的积极性有了极大提高,变“要我控费”为“我要控费”。同时,这一改革还激发了定点医疗机构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控制医疗成本的内生动力,引导医疗资源合理配置,进一步强化了“三医联动”,促进了分级诊疗。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发力,补齐短板,完善体制机制,圆满完成DIP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各项工作任务。(雷甫)
 
编辑:赵永平
审核:卫奎狮
(责任编辑:晋中发布中心)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文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