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过后是彩虹——晋中市倾心竭力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工作
2021年11月02日   10:10 | 来源:晋中日报


10月15日上午,在介休市宋古乡宋安村村委会,村民们正在有序排队领取救灾物资。杨洋  摄
 
  10月3日,本是举国同庆,享受闲暇的国庆假期,然而对晋中人民来说,今年的国庆假期在人们的记忆深处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一场持续多日的强降雨导致多个县(区、市)出现了严重的洪涝和地质灾害,汾河告急,乌马河告急,昌源河告急……洪水步步上涨,无情地吞噬着农田、淹没了房屋,造成全市66.1万人受灾,4.3万间房屋倒损,基础设施遭到极大的破坏。
 
  面对气势凶猛的洪水,面对突如其来的“大考”,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防汛救灾工作的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具体要求,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即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把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作为当前的政治任务来抓,尤其是把受灾群众安置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做到抓早、抓准、抓快、抓实。
 
  10月9日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落实省委书记林武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视频调度太谷区郭堡等水库安全度汛,分析防汛救灾形势,研究灾后恢复重建工作。10月12日召开全市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全面落实全省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会议精神,分析研判我市防汛形势,进一步对全市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灾后重建领导组,下设综合协调组和7个工作小组,分别由市委常委和副市长牵头负责,台账式管理、清单式推进,有力有序有效地展开灾后重建工作。
 
  转移有速度群众安心
 
  从10月3日凌晨至10月12日,全市平均降雨量达到202.9毫米,是有气象记录以来10月份降雨量极值。灾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第一时间深入一线指挥、统筹协调,市党政班子成员深入各县(区、市)驻县现场指导,确保抢险救灾工作顺利开展。连日来,全市9万余名党员、近4000名基层干部坚守和奋战在受灾一线,特别是武警驻晋中部队近400名官兵投入到抢险救灾主战场。
 
  面对灾情,市委、市政府领导果断决策、精心部署、统筹安排,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把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作为当前的主要工作抓在手上,按照应转尽转的原则,迅速组织开展工作。
 
  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闻“汛”而动、向险而行、昼夜奋战,与洪水搏斗、与险情赛跑、与使命同行,守在工地上、挺在最前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他们挨家挨户摸排,耐心引导群众配合政府安全撤离,让受灾群众第一时间全部实现妥善安置。
 
  在灵石县民政事务服务中心安置点内,杨兆武告诉记者:“我原先住在两渡镇康乐养老院,10月7日下午,乡镇干部和养老院工作人员告诉我,汾河水上涨厉害,得赶紧往县民政事务服务中心的安置点走。养老院工作人员把我从房间背出来后又用汽车把我们送到安置点。一路安排都很周到,我心里感到非常温暖,一点也不害怕。”
 
  据统计,到目前,全市已组织群众紧急撤离、妥善安置4.3万人,设置集中安置点340个。针对部分受灾群众住房困难的实际,落实城乡居民临时住房保障,全市已累计安置直管公房住户2326户,紧急维修加固直管公房3731间、9.16万平方米,确保受灾群众安心居住,渡过难关。
 
  生活有保障群众暖心
 
  天灾无情人有情。为切实做好受灾群众安置救助工作,每个安置点都配备了医疗和救灾物资,确保他们吃得饱、穿得暖,基本生活有保障。
 
  为保证救灾资金能以最快速度直达灾区,市财政局积极构建救灾资金快速核拨机制并开启政府采购“绿色通道”,保障各项救灾和灾后重建资金快速、精准到位,全力支持各县(区、市)受灾群众的安置工作。市应急局接收汇总政府防汛救灾物资和社会爱心机构、爱心人士捐赠的救灾物资,并根据各县(区、市)的具体要求进行分配发放,保证集中安置点群众的物资需求。市民政局畅通市县社会救助热线,将急难临时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至乡镇(街道)。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备用金作用,到目前,已开展临时救助2618人(次),因灾救助支出34万元。同时,加强对受灾困难群众的排查帮扶。针对低保对象、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及低保边缘家庭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和重度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进行帮扶。
 
  截至目前,省市财政已紧急下拨救助资金2000万元至受灾县(区、市),紧急调拨棉大衣6400件、棉衣裤5900件、棉被褥1.1万套。通过政府组织、爱心救助、企业帮扶等方式,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有效保障。此外,各集中安置点切实加强疫情防控,扎实做好群众集中安置点的病毒消杀工作,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传染病做到早识别、早诊断、早报告、早处置,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在灵石县坛镇乡东堡村临时安置点,记者看到,村民们有的躺在床上休息,有的聚在一起聊天,电暖器、热水器、简易床、被褥等各种应急物资应有尽有。
 
  介休市受灾群众大多数被安置在当地酒店宾馆。10月12日中午时分,连福镇下西埜村受灾村民段生信在安置点海悦酒店刚刚吃完饭,正在看电视,看到记者前来采访,他说:“在这里吃得饱、睡得好,听说有寒潮要来,酒店还专门为我们送了两床厚棉被,虽然这里是个临时的家,可有政府做后盾,我们非常感动。”
 
  在灾情面前,党员、群众、企业纷纷伸出援手,酒店免费接待受灾群众、为他们提供休息场所,餐厅为受灾群众免费送饭,广大党员和群众自发捐款捐物……社会各界的爱心源源不断汇成暖流,温暖着这个特别的秋天,温暖着受灾群众的心。
 
  灾后有帮扶群众放心
 
  “我们在这里吃穿无忧、住得安心,就是还惦记着家里的房子,也不知道被洪水冲成什么样了,什么时候能搬回去。”灵石县坛镇乡东堡村临时安置点的受灾村民续翠平向记者诉说着她内心的担忧。
 
  据悉,目前进一步做好城乡居民房屋受灾损失核查工作,加快房屋修复,是我市开展灾后重建的工作重点之一。近日,市住建局与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开展危房排查和受灾房屋安全检测鉴定,分类落实修缮加固、拆除重建、易地搬迁等措施,对修缮后具备居住条件的房屋,尽快完成修缮加固,做好安全鉴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组织群众返家。对不具备条件的,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尊重群众意见,逐户制订拆除重建、易地迁建等方案,加快工作进度,让受灾群众重返家园的愿望早日实现。
 
  高效救援、妥善安置,凝聚的是干群一心、众志成城的晋中力量;日夜兼程、向险而行,践行的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铮铮誓言。我们坚信,英雄的晋中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将继续发扬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万众一心、敢于胜利的太行精神,一定会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一定会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重新建好美丽的家园,风雨过后一定是彩虹!(李喜涛  杨星宇)
 
 
 
编辑:赵永平
审核:卫奎狮
  
(责任编辑:晋中发布中心)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文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