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光温室大棚里的花长势喜人
中国发布网讯(柳晴晴 李强)短短几年时间,榆社县社城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发展特色产业,拓宽群众增收“致富路”,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实现了集体经济由弱变强、群众由穷到富、村容村貌由差到美的华丽蝶变,千年古村落重新焕发新生机,成为榆社县党建引领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社城村全村总人口692户1604人,党员89名。近年来,榆社县社城村持续强化党建引领,积极创新实践,推动党建与脱贫攻坚、乡村治理等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能力,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新路径。
为了让贫困群众脱贫,让村民奔小康,社城村党支部积极抓好班子队伍建设,突出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着力在建班子、强队伍上下功夫,切实把党组织建设成为引领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建立“村干部任务积分制度”,实现干部“人人有岗位、个个定职责、处处作表率”。该村还大力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和村级后备力量“雏雁工程”,每年至少储备3名后备力量,为乡村振兴发展积蓄强大后劲。
打赢脱贫攻坚战,抓产业是根本。为抓好产业,榆社县社城村建立“党组织引领+村企带动+能人技术支持+贫困户参与”的运营模式,通过订单生产、就地务工、股份合作、土地流转等方式,与贫困户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增强“造血”功能,激发脱贫内生动力。村集体出资40万元成立锦祥苑花卉公司,由党员种植户、村民代表和致富带头人组成监事会,打造“社城花卉”品牌,通过党员干部“一对一”包联、外出找市场、跑订单,降低花卉种植风险,打开销路、提高利润。目前,社城花卉产业园实现销售收入360余万元,村集体经营性收益增加10万元,直接参与种植和经营的26户贫困户年经营性收益达4万元。

农户正在给花卉培土
为了让产业发展更持久,更有生命力,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社城村从本村实际出发,有了自己的新创意,坚持“党小组设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党的活动开在产业链上”,以花卉、设施蔬菜、中药材种植等主导产业划分6个产业党小组,选拔“党员致富带头人”担任组长,实现带头服务与发挥作用的深度融合。
在党小组的组织下,榆社县社城村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和“孝善养老”爱心积分兑换活动,推行“文明孝善红黑榜”,将组织生活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着力增强组织生活实效性和吸引力。村集体创新成立“资金互助合作社”,通过资金入股、土地出租等模式盘活闲置资产,帮助种植户解决了57万元的信贷资金,破解了资金制约瓶颈。同时,社城村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以产业种植、园区务工、扶贫资金入股、示范奖励等多种形式,实现了种植户、务工者、贫困户、示范户四方收益,有效巩固了脱贫成果。
近年来,社城村立足本村资源禀赋,全力打造了设施蔬菜、花卉、中药材、果树、杂粮、扶贫工厂等六大主导产业,统一谋划、集约发展,形成了六兴并举的良好态势,带动户均增收1万余元。如今的社城村,产业兴了,农民富了,村庄美了。
(责任编辑:晋中发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