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发布网讯(卫奎狮 柳晴晴)7月8日,记者从晋中市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晋中市乡村振兴局为了贯彻落实好全省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晋中市今年加大各项工作力度,积极推动全市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截至6月底,全市脱贫劳动力实现务工就业94607人,较去年增长2.04%;实现省外劳务输出12283人,较去年增长5.93%,在全省率先完成“两个高于”目标。
发布会上,晋中市乡村振兴局发言人通过五个方面就晋中市在推动全市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层面采取的举措进行了简要介绍。
大力开展摸排走访,精准掌握务工需求动态
为全面掌握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底数,建立健全了就业动态台账,9个有扶贫任务县有针对性地开展了脱贫劳动力精准摸排。在对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内的务工信息逐人逐项比对录入,确保脱贫户真实就业情况与系统信息“零误差”,做到账实相符的同时,也对脱贫劳动力技能培训意愿、务工就业需求进行了深入沟通了解,为后续开展精准对接构筑了坚实基础。
扎实推进技能培训,全面提升综合就业能力
晋中全市确定了60家左右社会培训机构,纳入培训机构目录清单,重点围绕脱贫劳动力、高素质农民以及灵活就业人员等各类群体开展普惠制培训,加强以持证就业为目的的菜单式、订单式、定向式、项目制培训,推动“人人持证、技能社会”提质增效。对有培训意愿劳动者,全部发放职业技能电子培训券。实施“一县一品牌”工程,突出榆社古建维修、祁县玻璃器皿、平遥推光漆器、左权家政服务、寿阳美容等培育方向,努力贯通技能培训、职业能力评价、证书发放、输出就业“一条龙”服务。
全力拓宽就业渠道,不断加大劳务输出力度
全市共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举办各类型招聘活动场次48次,组织用人单位85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1.8万余个,求职人数1.6万余人次。先后建立了山东威海、广东梅州等劳务合作基地,发展金恒、九州等人力资源公司43家,分别与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建立了城市间劳务合作关系,建成了杭州湾、苏州、无锡、常州、泰州、盐城、镇江和宿迁等11个输出劳力基地公司,共100多家合作企业。举办“春风送岗职因你来”稳岗留工直播带岗活动,直播期间共计有双合成工贸、吉利汽车和天美杉杉奥莱等43家重点企业以及山西智慧城、山西智创城No.4两家高新科技园区进入直播间在线招聘,提供就业岗位2373个。
合理设置公益岗位,深入挖掘本地就业潜力
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脱贫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积极加大用于安排就业困难的建档立卡脱贫户就业的,对劳动技能和劳动强度要求相对较低、劳动方式和劳动时间相对灵活的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如护林员、护路员、光伏电站维护人员、社区或乡镇保洁服务人员等。全市共开发公益岗位10279个,其中针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户岗位2147个,有效地促进了脱贫劳动力就业增收。
深入开展跟踪服务,充实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和顺县运用好“1+4”工作载体(‘1'即坚持“党建带工建”原则,‘4'即抓组织促发展、抓培训促就业、抓维权促和谐、抓服务促满意),建设好有组织、有阵地、有制度、有平台、有服务、有台账、有成效“七有”村级工会组织,设立好外出务工农民党建台账、信息登记台账、服务台账、收入台账“四类台账”,实施好创业就业培训、信息咨询、权益维护、困难帮扶、资金奖补“五项服务”。落实就业服务和权益保障政策,进一步完善脱贫人口“了解就业意愿-提供岗位信息-安排技能培训-实现上岗就业-办理社会保障-跟踪维护权益”等一条龙就业服务体系,确保外出脱贫人口稳定增收和健康发展。
下一步,晋中市乡村振兴局将继续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持续做好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工作,增加脱贫群众收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简要介绍完毕后,发言人回答了记者提问:

记者:请问在脱贫劳动力技能培训方面,下一步计划采取的措施和计划达到的目标分别是什么?
发言人答:我们将认真协同有关部门,一是精准掌握需求,综合运用劳动力建档立卡信息平台、公共服务就业平台等信息数据系统,精准掌握个人信息,摸清重点群体的培训需求;二是培育劳务品牌,实施“一县一品牌”工程,突出榆社古建维修、祁县琉璃器皿、平遥推光漆器、左权家政服务、寿阳美容等培训培育方向;三是推进机制贯通,落实“人人持证、技能社会”要求,实施技能培训、职业能力评价、证书发放、输出就业“一条龙”服务,提高培训后持证率,积极推荐培训合格人员上岗就业。2021年,组织全市脱贫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万人次;到2025年,全市脱贫劳动力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力争全部实现持证。
(责任编辑:晋中发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