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布网讯(卫奎狮)2月18日,从晋中市人大常委会获悉,自市四届人大七次会议以来,市人大常委会收到的298件代表建议全部按时办复,办复率100%。这些建议聚焦疫情防控、转型发展、改革创新、项目建设、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等社会热点和民生关切,充分反映了发展要求和群众诉求,为确保建议“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夯实了基础。
民生无小事,有呼必有应。一年来,晋中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从源头上把好代表建议质量关,通过拓展联系群众平台、强化学习培训、深入调查研究、加强指导帮助等举措,切实提高建议质量。
截至目前,298件建议全部按时办理完毕,已解决或被采纳的199件,占比66.8%。其中晋中市政府承办的273件,已采纳、已解决或正在落实的195件,占71.5%;因牵涉面较广、落实周期较长,需深入研究、逐步推动解决的51件,占18.7%;因政策、资金、规划等客观条件限制,近期无法落实的27件,占9.8%。
建言献策重民生,督办落实见成效。一年来,晋中市人大常委会综合采用集中交办、重点督办、代表反馈等形式,完善“提、办、督、评”办理工作机制。针对11件重点督办建议,采取常委会领导牵头督办、政府领导领办、督办月跟踪督办等做法,有效提高办成率。其中,关于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服务的建议,推动晋中市在全省率先推行项目评估评审改革,全市85%以上的投资项目纳入免评审范围,时限平均压缩6个月,企业评审基本实现“零费用”;关于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建议,晋中市政府深入推进百里乡村振兴示范廊带、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和晋中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晋中国家农高区位居全省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第一,建立市级以上果蔬类产业园10个,现代农业步伐明显加快;关于推进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的建议,晋中市政府制定《晋中市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方案》,新增普惠性幼儿园35所,山大附中晋中分校建成招生;关于尽快制定电动车管理办法的建议,晋中市政府制定出台《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并于2020年10月1日起施行;关于加强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建议,晋中市政府进一步完善《晋中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统筹推进15家发热门诊定点医院的规范化建设、17家PCR实验室的建设;关于推进“五地一产”入市改革、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物业公司管理、加快推进城市道路建设、废旧电池回收、抓好企业安全生产等一批重点建议全部落地见效。
聚集重点难点,落实发展良策。一年来,晋中市人大常委会聚焦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凝聚人大代表共识的民生建议、发展良策,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了人大智慧和力量。关于应对疫情影响、帮扶企业复工复产的20余件建议,助推晋中市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市政府出台中小企业应对疫情渡难关10条措施,推出90项免费服务,累计减免税费45亿元,推动“百强千企万户”帮扶助力复工复产行动,开展“晋情来消费”系列促销活动。关于擦亮“三块金字招牌”的建议,加速了全市转型发展的步伐。晋中市建设百亿级以上产业集群8个,京东产教融合、上海润讯大数据呼叫中心等50个孵化项目入驻,年度计划投资1027亿元的1138个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全市GDP由负转正并实现增长1.5%,排名全省第二。关于城市品质的70余件建议,确保了晋中市城市品质的持续提升。晋中市城区百项城建重点工程完成投资186.5亿元,郑太高铁开通运营,雄忻高铁动车所落地,龙城大街东延等5条道路与太原实现互通,建成94公里环城旅游绿道、59公里汾河生态通道,晋中市城区新增公园39处、绿地619万平方米。此外,代表们围绕医疗、就业、养老、教育等民生问题提出的100余件建议,被梳理、总结为2020年市政府承诺办理的16件民生实事,目前已全部完成,群众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责任编辑:晋中发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