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县纪委监委:以“青蓝工程”淬炼高素质干部队伍
2021年06月05日   22:48 | 来源:达州日报网
       伴随着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纪检监察队伍新鲜血液不断注入,80、90后年轻干部占比不断扩大,为适应党风廉政建设新形势,实现纪检监察人才队伍的延续稳定、高质高效、多元融合发展。宣汉纪委监委立足队伍现状,创新实施“青蓝工程”培育机制,在系统内全面推行“ABC岗”工作举措,着力构建专业化复合型纪检监察人才队伍。
 
  设置岗位引好“路子”
 
  赵晏羚是昨年刚入职的公务员,系派驻纪检监察组的工作人员,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年,但他已俨然成为一名多面能手,提起这一年多来的成长经历,他直言“青蓝工程”是他成长最大的助推器。像赵晏羚一样,系统内的50余名纪检监察干部都在“青蓝工程”中受益,正在逐渐实现由“新面孔”到“单面手”再到“多面手”的蜕变。
 
  “‘A岗’是指干部当前所属的岗位,‘BC岗’是干部根据自身特长、兴趣爱好申请从事‘A岗’之外的其他工作岗位,干部首先在做好‘A岗’工作的前提下,根据任务安排完成好‘BC岗’、工作任务,以此建立人岗相适、定期交流制度。”宣汉县纪委监委组织部负责人唐密介绍到。
 
  宣汉县纪委监将委机关各室(部、中心)为“青蓝工程”提供培养培训平台,设置综合事务、监督检查、审查调查3大类岗位,作为干部“BC岗”选择对象。其中,综合事务类主要从事办文办会、党风廉政宣传、信访接待、案件管理、审理等工作,监督检查类主要从事党风政风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审查调查类主要从事执纪审查、调查处置工作。
 
  创新机制压好“担子”
 
  为进一步释放“青蓝工程”聚变效应,宣汉县纪委创新结对培养机制,建立“导师(蓝方)+学生(青方)”手把手、一对一的“师徒式”人才培养模式,每位导师(蓝方)对学生(青方)进行业务指导,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计划,强化实战练兵,每月对学生(青方)工作情况进行鉴定,学生(青方)认真钻研业务,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并及时总结工作中的得失,提升工作质效。创新资源整合机制,以“ABC岗”工作机制为抓手,将完成岗位“定量工作任务”和“专项工作任务”有机结合,为实行顶岗或互为备岗创造条件,有效破解人手不足、人岗不适、工作断档等问题。创新竞争激励机制,将量化与评比相结合,对干部在“ABC岗”的工作情况进行全程跟踪考核评价,每半年评比出综合、监督、审查调查岗位标兵奖各1名,并强化结果运用,将“青蓝工程”考核结果与个人年度考核挂钩,作为个人提拔、晋升、交流、调训等重要依据。
 
  “小罗的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之前在协作区历经多岗位锻炼,来了以后勤学肯干,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大力缓解了办公室人手不足的问题”,提起刚通过青蓝计划到委机关办公室交流学习的罗坤林,宣汉县纪委监委派驻办公室主任李维熹赞不绝口。
 
  据悉,宣汉县纪委监委已先后将2批50人纳入“青蓝工程”培育范围,并根据干部“青蓝工程”考核评价结果,将派出纪检监察机构、乡镇纪委30余名干部选派到委机关挂职锻炼、交流学习。
 
  搭建平台架好“梯子”
 
  “青蓝工程”根据干部选岗意愿,分层分批安排年轻干部参与到本职工作外“BC”岗上进行实践锻炼,促使干部在多个岗位上交流学习,为年轻干部成长提供了实践锻炼平台。通过多岗位实战练兵,充分挖掘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潜能,拓宽其工作思路,丰富其工作阅历,切实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为年轻干部成长提供了能力提升平台。通过跟踪考核、全方位了解干部的岗位适配度和工作实绩,将急难险重工作一线作为发现和识别优秀干部的主战场,选好“苗子”进行重点培养,为年轻干部成长提供了成长晋升平台。
 
  “青蓝工程让我有机会在系统内接受多岗位的锻炼,促进自身的综合能力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极大提升,到乡镇工作是我职业生涯的新起点,我一定不负组织培养信任,传承好纪检监察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优良作风,在实干担当、履职尽责中,当好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在宣汉县纪委监委六室交流学习的祝僖,是派驻县级教科局纪检监察组干部,在此次乡镇换届中拟提拔为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即将成为全县年轻一拨乡镇科级干部。据统计,自2020年10月“青蓝工程”实施以来,宣汉县纪委监委共提拔或交流任职5人。
 
  “通过实施‘青蓝工程’,为全县纪检监察干部提供多岗位历练平台,持续加强了整个干部队伍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迅速提升了整个干部队伍纪法思维、程序意识、专业化能力,有效解决了人才队伍本领恐慌、人岗不适、活力不足等问题,突出了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推动形成全县纪检监察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事创业氛围。”宣汉县纪委监委负责人唐灼说到。
 
  来源:达州日报网
 
(责任编辑:达州)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文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