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属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是全省“四大片区”88个贫困县之一。2014年精准识别贫困村130个,建档立卡贫困户47065户143802人,贫困发生率12.1%。
近年来,渠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念兹在兹、唯此为大,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2483元增至2020年的8284元,同比增长233.6%,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顺利实现“整县摘帽”。
渠县连续两年荣获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连续四年获评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四度荣膺“西部百强县”,首次进入西部百强前50及四川县域GDP十强榜单。
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如今的渠县正以开局即冲刺的姿态,起步就快跑的紧迫感,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奋力答好乡村振兴这道“时代考题”。
有方法脱贫攻坚“全民参与”
渠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以党建理念抓引领,以工业理念抓产业,以金融理念抓投入,着力构建起以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渠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渠县脱贫攻坚整县“摘帽”实施方案、渠县脱贫攻坚“七大战役”实施方案、渠县22+1扶贫专项实施方案等10余个方案,全面分解年度目标任务。创新组建县脱贫攻坚推进办,设立乡镇脱贫攻坚站(办)、村(社区)作战室,县乡村三级联动,主要负责人亲自抓、一班人共同抓、一盘棋统筹抓。
渠县出台严格的帮扶管理细则,统筹“五个一”帮扶力量,33个省市单位、153个县级部门结对帮扶,将每月第二周星期三确定为“扶贫帮扶日”,2.3万名财政供养人员“结对联亲”全覆盖帮扶。“铁军扶贫”被主流媒体评价为“延续了退伍不褪色的红色基因”。
通过纵深推进“九比九看”,渠县将全县分为四大片区,以年度四个推进会为抓手,随机抽村、分组核查,当面交账、现场打分,累计召开现场推进会19次。从严从实挂牌督战,组建重点工作督战队,全面督导工作落实情况。同时,渠县还成立了大督查专班全覆盖督查。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渠县汇集社会慈善力量,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开展“认修一条路、认建一座桥、认挖一口塘、认盖一户房、认发展一片产业、认资助一个贫困孩子”的“六个一”爱心扶贫活动。累计认捐认助9.5亿元,修路412.24公里、建桥23座,资助贫困孩子3202个,点亮贫困群众“微心愿”6.7万个。
经渠县联谊支乡协会牵线,117家企业结对帮扶贫困村94个,直接帮扶贫困人口9000余人。通过“巾帼脱贫”四大工程的开展,渠县帮助1.5万余名贫困妇女实现就业创业梦。
看成效美丽乡村如诗如画
春风吹来春满园。春日里,渠县渠南乡大山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绿意盎然,万亩柑橘柠檬基地散发着诱人香气,吸引游人来此踏青赏玩。
这里,曾是2017年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会址,为渠县赢得“全国‘十三五’时期搬迁工作成效明显县”荣誉。如今,一排排徽派建筑,房前屋后绿树成荫,宛如田园诗画般的川东民居图景引人入胜。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五年来,渠县建成集中安置点184个,易地扶贫搬迁35295人,17个乡镇推行农村廉租房,解决突发贫困户、深度贫困户和受灾群众过渡安置等问题。道路、饮水等基建短板被补齐,硬化路“村村通”、“招呼站”全覆盖,村社通客车率100%。
产业围绕房子转,房子围绕产业建。围绕“7+3”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渠县重点抓好“花果山、有机谷”,把黄花作为首位产业,建成现代农业园区22个、特色产业基地100万亩、脱贫攻坚引领区9万亩、现代养殖小区723个,培育农产品加工规模以上企业46家,引进温氏集团、中化农业等“三类500强”企业4家,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
在此基础上,渠县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布局规模以上产业园81个,积极引导开办乡村旅游农家店,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家庭农场、种养大户,有效带动18563户贫困户增收致富;22个分布乡间的“扶贫车间”,辐射带动8000余名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业。通过实施“巾帼脱贫”四大工程,渠县建成“妈妈家”120个,设立居家灵活就业基地和巾帼脱贫示范基地40个,助力1.5万余名贫困妇女增收脱贫。
渠县先后投入资金4300余万元,大力推进“电商扶贫”,建成县乡村三级联通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推动农产品线下展示、线上交易、产销对接,年电商交易额达6亿元以上。
决胜脱贫攻坚,必须筑牢民生保障“基石”。渠县新(改、扩)建乡镇中心校25所、卫生院25个、村卫生室92个。35054名贫困人员被纳入兜底范围,增加6种慢性病保障,救助补贴长期卧病、吃药等低收入人群。免除中小学生教辅资料费、校服费、保险费,资助困难家庭学生189022人,义务教育保障率100%。
谋新篇“五个振兴”全面提速
争创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这是渠县咬定的奋斗目标。
对于目标的实现,渠县底气十足。早在2019年,渠县便开展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同步推进试点。全面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推动“五个振兴”全面提速,是渠县答好乡村振兴这道“时代考题”的重要工作抓手。
坚持全域规划。渠县高标准编制乡村振兴“1+6”规划、农业产业功能区规划、特色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制定《创建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工作方案》《“乡村振兴开局年”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组建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专班,统筹推进“五个振兴”。
强化战略保障。渠县坚持干部配备、要素配置、资金投入、公共服务“四个优先”,配备111人专职抓,今年安排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用地223亩,发行高标准农田专项建设债券2975万元,落实农业产业扶持专项资金2.4亿元,建设和改造现代农业园区2个,改造粮油基地9万亩、现代经作基地12万亩。
深化农村改革。渠县积极推进农村土地、宅基地“三权分置”等土地制度改革,31万农户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发展壮大渠县农康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获评全省“农村改革工作先进县”。
做优生态环境。渠县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美丽渠县·宜居乡村”建设,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建有标准垃圾处理设施场地37处、村级垃圾收集池568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年底前将全面建成,建成幸福美丽新村256个、省市级“四好村”190个。
推进城乡一体。渠县已启动建设宕渠新城,加快老城更新改造,推进东城产城一体,实施“五镇”建设和县域“半小时”经济圈建设行动,建成“美丽四川·宜居乡村”135个,加速城乡一体化。
铆定“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目标,渠县积极抢抓解决相对贫困试点机遇,着力丰富和完善乡村振兴体制机制,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责任编辑:达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