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同市平城区北端,金家湾村正以昂扬姿态书写乡村振兴答卷。这个承载着乡土记忆的村庄,凭借“金家湾精神”的强劲驱动,从传统村落蜕变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让千年沃土迸发新活力。

“金家湾精神”是村庄发展的核心密码。从村党支部书记到两委干部,再到每一位村民,都秉持着干事创业的激情、热情与感情。这种精神具体体现为干部群众同心同德的奋斗精神、党员冲锋在前的奉献精神、自力更生创新实干的拼搏精神,为冲破传统思维桎梏、探索发展新路注入了强大动力。在平城区委区政府、白登山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的支持下,村党支部牵头领航、紫金合作社积极带动、全体村民携手参与,形成了推动振兴的“金合力”。
改善人居环境,是金家湾提升民生幸福感的先手棋。金家湾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四个到位”精细化改善村容村貌:两委监督到位,将环境卫生纳入网格管理并定期督导;分管干部履职到位,每日巡查解决卫生死角与设施短板;三方保洁到位,8名保洁员与作业车辆保障巷道整洁;保障措施到位,春秋清杂草、夏季种绿植,实现“颜值”“气质”双提升。文化生活同样精彩,每年定期举办的“村晚”由村民自编自导,本村大学生担任主持,既展村民风采,又聚乡村温情。
深耕产业振兴,是金家湾激活乡村发展力的核心招。金家湾聚焦产业振兴,构建“农村文旅+家庭农场+农业科普”发展格局。2023年起,建成7处民宿,累计接待游客超2500人次,营业额破15万元,带动3户农户增收;2025年计划新增8户民宿,预计增收15万元、解决10人就业。今年9月17日,游客接待中心正式营业,国庆假期便接待游客472人,收入18272元,为文旅发展提供一站式支撑。
创新“共享菜园”,是金家湾链接城乡新生活的突破口。合作社培育有机蔬菜,供市民“自种自管自收”,并规划2025年试点、2026年推广、2027年规模化;通过自媒体、直播宣传及农耕课堂活动,让“共享菜园”成为城市人“第二生活圈”和集体增收新引擎。
做强特色种养,是金家湾拓宽集体增收路的关键举。由村委会牵头推进,合作社提供技术与供应链支持,村书记直播带货推广“金家湾小白甜糯玉米”,坚守“先卖村民的、再卖集体的”原则。2025年计划种植300亩甜糯玉米,线上线下同步销售,预计解决30人就业、助农户年增收1000元,新建的20座冷棚还将发挥错季优势,壮大集体经济。
厚植民生温度,是金家湾绘就幸福生活图的落脚点。金家湾坚持“人民至上”,为残疾村民、低保户等特殊群体建立帮扶机制,村干部定期走访。通过产业发展创造就近岗位,实现村民“挣钱顾家两不误”,让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持续攀升。

如今的金家湾,正以“村委会牵头、合作社引领、村民配合”的合力,秉持“金家湾精神”在振兴路上阔步前行。未来,金家湾村将继续深耕特色产业、优化人居环境、提升民生福祉,用实干书写更璀璨的振兴篇章,让这片沃土绽放更耀眼的光芒。(秦世珍、刘疏桐、李亚南、王博林)



















京公安备11010102004047号